关灯
护眼

第58章 结交大朋友

    张瑞沿着热闹的街道往黄浦江方向溜达,顺着香味进入了一家国营小吃店。这家店主要售卖的就是生煎包,有鲜肉、蟹黄、虾肉三种口味。

    张瑞要了一份鲜肉的生煎馒头,一碗咸豆浆。

    生煎皮用的是发酵过的面,虽然有些厚,却软软的很有嚼劲,馒头底部被煎制的脆香金黄,微微有些硬,却并不影响口感。

    馒头肉馅儿多、紧实,汤汁都吸收进皮子里啦!出锅前撒上一把芝麻,一把葱花,味道不要太香了!

    轻咬一口,肉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迸发出来,一时间满口生香。

    对于豆浆咸甜这件事上,南北之争由来已久。张瑞喜欢喝不加糖的原味豆浆,配上油条、豆腐乳或小咸菜,虽然简单,却很满足。

    沪市的咸豆浆,她还是第一次尝试。用勺子搅动了一下,浆里面有油条片、紫菜、榨菜末、虾皮、葱花、香油,看着倒是赏心悦目。

    张瑞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豆香浓郁、味道鲜美,再加上一点辣椒油,非常过瘾。

    吃过早饭,她把鲜肉、虾肉、蟹黄馅儿的生煎馒头各打包了两份,服务员用粗糙的黄色纸包好递给了她。

    捧着馒头走出来后,她就借着往背包里装的空档,都收进了空间里。

    走到美丽的黄浦江畔,放眼东望,阳光洒在宽阔而蜿蜒的黄埔江面上,滚滚江涛似晶莹的音符般跳跃不止。

    川流不息的轮船、舢板点缀其间,宛若一幅水墨丹青。她举起照相机拍下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致,每一个角度都不曾遗忘。

    回首西眺,风格迥异、古典复兴的大楼一字排开、错落有致,勾勒出中西合璧的都市风情之美。

    她用照相机记录着——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代表性建筑,这是花国近现代重要的史迹。

    胶卷很快就用完了,她看了看手表,已然到了中午12点半,她意犹未尽地带着照相机返回了国际饭店。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她来到二楼“丰泽楼”餐厅用餐,据说14、15楼过去也有餐厅,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

    国际饭店的餐厅整体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圆弧形的大厅里,摆放着覆盖白色桌布的方形、圆形餐桌,坐上去比较舒适的精致软椅。

    餐厅的格调还不错,西式格调里融汇了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虽比不得后世那样华贵精致,也还算颇具特色。

    她选了一张靠近窗户的方桌坐下,服务生热情地递过来一本菜谱,她要了一杯白开水,服务生很快就端了上来。

    “我要一个清蒸大黄鱼、水晶虾仁、八宝饭、白灼菜心、干贝蟹粉羹,就这些吧。”

    “好的,女士,请稍等。”

    服务生离开后,她把筷子、骨盘、碗都用热水烫洗了一下。用餐巾擦过手后,就拿着相机、胶卷坐到了另一侧干净的桌边。

    刚开车送郑忠毅回来的小孙来到餐厅里,正打算点些东西吃吃,一眼就看到坐在窗边点餐的漂亮小姑娘。

    想到自家书记看到小姑娘的眼神,不由得心下了然,他家书记这是老铁树开花,看上人家小姑娘了。

    他饭也不吃了,坐上电梯就上了15楼餐厅,找到准备吃午饭的郑忠毅,告诉他早上救人的姑娘一个人坐在二楼吃午饭。

    郑忠毅沉思了半晌,让他去通知国际饭店的吕经理安排一下。

    这边的张瑞正拿着照相机更换备用胶卷。她空间里有很多照相机——各种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全机械手动照相机、自动曝光照相机……

    其中不乏拍卖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奢侈品相机,作为摄影小白的她,现在更喜欢这种老式的胶卷照相机。

    老式的胶卷照相机虽然比不得后世的数码类相机便捷,也比不过单反相机精准、高效的拍摄方式,但胶片的色彩浓郁且有特色的风格,相比单反相机的直接拍摄效果要更吸引人。

    上学的时候她就很喜欢摄影,一直有一个成为着名摄影师的梦想,奈何末世到来让她的梦想破灭了。

    现在她还算有钱,也有时间,自然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啦!

    她不算熟练的找到照相机上的小摇把,用手摇着摇把,因为需要把胶卷摇回胶卷盒里,微微感觉有些吃劲。

    服务生已经开始上菜了,张瑞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摇把,没有丝毫分神。

    她把胶卷完全摇回胶卷盒里的时候,感觉轻松多了。她打开照相机后盖,倒出里面的胶卷放进装胶卷的黑色瓶子里。

    在路上她特别注意了照相馆的位置,一会儿过去交给照相馆的师傅帮忙洗出来。

    “你这小同志,倒是专注,再不吃饭啊,菜都要凉掉喽!”

    张瑞抬起头就看到今天早上碰到的那位大叔,身边还跟着好几个人,其中就有那个昏倒的电梯员。

    “大叔,是你们啊!”

    “同志,今天早上谢谢你救了我!”

    “哦……不用客气的,举手之劳,这两位同志也帮了大忙的。”

    “同志,你好,我是国际酒店的负责人,我姓吕,太感谢你救了我们的职工啦……”

    “同志,为了表彰你助人为乐的举动,省副食品公司的郑书记特意给你准备了一些副食票证,作为奖励。”

    “其实不用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收下吧,小同志,这是你应得的奖励。”

    电梯员接连的感谢,吕经理的夸奖,搞得张瑞尴尬症都要犯了,无奈地接下了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