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三章

    文绍青和赵洪主仆二人这次是选陸路从北入川,因这一路古迹多,文绍青想以闲散之身慢慢凭吊。时值盛夏,一程一程的行去,路又难走,文绍青、赵洪主仆又跋涉不惯,在路有一个多月,正走得二千余里,方才到剑门关。正值五月天气炎热,那剑门关两旁尽是峭壁危岩。山中间夹一大涧,山腰里筑起栈道,又窄又高,下面望去,有万丈余深。水中长短参差的棱峭石笋,有无千无万的涧水奔腾冲激如雷声一般响亮。一日中只有巳、午二时,有些日光照下。文绍青一行跋涉于秦岭栈道,层峦叠嶂中,古道逶迤,虎啸猿啼,山岚溪急、鸡声茅店,一派诗山词水。这一切拨动了文绍青敏感的心弦:唉!幼虽遇慈母、少却不遇名师,为了一个顶子,自己十年寒窗,钻研八股,虽是入太学中进士,但于词章翰墨毕竟平平,辜负了眼前风光。

    这条从北出入四川的古驿道上,古迹众多。入京应试的举人,来川公干的官绅络绎不绝。驿亭、茅店、寺观的墙壁上,都满满的写着前人的、今人的题咏。其中不乏佳作,而打油胡诌的歪诗烂词也不少。

    一些好的题咏,被一些善做生意,且也有点墨水的人收集起来,木刻翻印成书,供来往生员、官员、同好者夠买。文绍青每走到一个地点,都喜欢到"诗墙"看看,有翻刻的诗钞选本,也随手买来,夜里在旅店的油灯下读上几页,以消长夜,并随手圈点、评价几句。

    文绍青一路上观山玩境,甚是开心。这日快到剑门关时,远远望去关门耸立在两山之间,两山壁立,像两把刺破青天的利剑,煞是雄伟险峻。

    由关外走向关门,全是上坡路,天空中又下起一阵骤雨,纵是盛夏,这山中也是凉爽宜人。进入关门百步之遥,便是剑门驿站改为的客栈。客栈背山而建,有那不怕人的猢狲,跳在人身边看人吃饭,甚是有趣。

    文绍青到了此地,见山里雨后暑气逼将下来,还要下雨。天色已晚,又见阴云密布,如何敢冒雨而走。便住进这家兼有饭店的客栈。店家把文绍青主仆二人迎进店里安顿停当,略事休息后,店家便拿来笔墨,对文绍青说道:"看样子老爷是文士,来往的墨客骚人都要在这剑门古道题诗的,老爷何不留下墨宝?"

    文绍青没有说话,他想起昨晚留宿张良庙时买的一卷栈道诗钞。窗外飞着蒙蒙细雨,正是巴山夜雨之时,阵阵山风摇拽着馆舍的板壁,他在纱灯下圈阅这卷栈道诗。内中一首七律引起了他的兴趣,诗名《紫柏山谒留侯祠》:

    数千年后访游踪,知在云山第几重?

    世外奇书能早读,功成仙骨不争封。

    恩仇报尽寻黄石,戎马归来慕赤松。

    看遍汉家诸将相,斯人出没幻如龙。

    诗后的署名是:"遂宁张船山"几个字,原是乾隆朝四川才子张问陶的诗。

    文绍青顺手又翻阅下去,这下每遇张问陶的诗,他都要圈圈点点。自己是诗学同光体,但对张问陶的栈道诗很有好感,此时身又在栈道之中,如何不看。张问陶状物摹景,精微独到,写《长峽》则有"沙寒人似鹭,岸曲水如池"的形容;写秦岭深处,可见"山鸡雪后肥,竹兔霜前狡"的体验;《煎茶坪题壁》有"人从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缺处明"的联语,诗中有画;《武曲看褒水新涨》更有"一水排山湧,双泉束浪高"的雄伟气势。清新的诗句,栈道的景色,使文绍青这位一生饱经忧患的老人心灵得到了憩息。

    今天来到了剑门关,想到自己少年时壮怀激烈,有家国情怀,长风破浪之志,不想怀才不遇,转眼就是耄耋之年,面对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想到这里,他拿起笔、饱蘸浓墨,在墙上写了一首绝句:

    驿亭休说秋凉早,栈道更怕雨惊人。

    此去前途无多路,下车便是锦官城。

    ——《题剑门驿》

    写后觉得未尽兴,又提笔填了一首词。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