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8章 初次“趟鬼市”

    每个“鬼市”都有专人把守,陌生人是不会让你随意进去的,即便是熟面孔也得凭暗语才能进去。

    这个难不倒他,常年混迹坊间的曹坤虎几乎无所不知,早就把暗语什么的都告诉了他。

    开市时间是凌晨三点,一般天蒙蒙亮的时候便解散,也就是大概五点左右的样子。

    郑开源睡醒一觉后,从空间农场里取出十斤大米和五斤面粉背上,趁着夜深人静来到了距离四合院最近的一家“鬼市”。

    说是最近,步行也足足花掉近四十分钟的时间!

    把守的人戴着黑色的帽子,压得低低的。

    为了自身安全着想,郑开源也戴了帽子,头脸用围巾包裹着。

    既防冻,又保护了个人的隐私,不担心被熟人看到!

    对过暗号后,

    付给对方两毛钱的门票钱,便放郑开源走了进去。

    进来之后,才发现是条长长的胡同。

    地方不大,前后不足百米长,在胡同的两头都有专人把守!

    可能来的有点早,此时并没有多少人,七八个卖东西的摊位,五六个买东西的客户。

    郑开源仔细看了看,卖啥的都有。

    粮食、水果、家禽、肉蛋、蔬菜、食品等等。

    他随后找了个地方,靠墙蹲了下来。

    把东西摆在面前。

    有人走过来看了看,然后又走了。

    随着时间流逝,人越来越多。

    也有相继离开的,然后在旧的摊位上又换上新来的人摆摊。

    虽然人来人往的,但是市场上非常安静。

    除了风声和偶尔轻轻讨价还价的声音外,再也没有别的杂音。

    郑开源的摊位上相继来过几波人,最后价格都没有谈拢。

    又过去一刻钟左右,一位身穿深蓝色大棉衣的女士突然来到摊前,对方扎着两只麻花辫,脸部被厚厚的围巾包裹着,只露出一对漂亮的大眼睛。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对方以两毛三每斤的价格购买下全部大米,又以两毛钱的价格购买下面粉。

    总共付给郑开源三块三毛钱。

    对方是骑着自行车来的,这个年代家里能买上自行车的,一定不是普通的家庭,首先经济条件应该是中等偏上的。

    郑开源把两只袋口用绳子扎实,然后帮忙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对方感谢后,骑着车子离去。

    从“鬼市”出来,已经是凌晨四点左右,再过一个小时天就亮了!

    郑开源双手拢在袖口里取暖,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赶。

    路上已经有行人起早做起早餐的生意。

    也有夫妻交谈,起床吭哧吐痰,和倒马桶的声音!

    去的时候花了四十分钟,回来的时候只花了半小时。

    东方已经隐隐泛白,透着亮光!

    走到巷口的时候,卖馄饨油条的摊子已经支起来了。

    摊主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妇,据说解放前就经常在这里摆摊,每天辛辛苦苦的赚取着养家糊口的费用。

    看到郑开源走过来,正在炸油条的大婶非常热络地招呼:“小伙子起得够早的,要不要来碗热馄饨?”

    正在掌勺的大爷憨厚的笑笑。

    “早,大爷大妈。给我来一碗馄饨,两根油条。”郑开源寻个板凳坐了下来。

    “好咧,您稍等会,马上就好。”

    大爷赶紧数了十几个馄饨丢进滚烫的汤锅里,然后又夹两根热乎乎的油条放在小碟上,端到郑开源的面前。

    “嘿嘿,刚炸的,又酥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