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4章 你说的是SARS,不是毒药

    姝儿在齐皇宫看似尊贵实则艰苦的修行生活过了小半年,齐国前线不断传来捷报。

    邱恒率军顺利攻打下了秦州,而潞川守将司徒伟颇有谋略,张弛久攻不下,心气浮躁,打算孤注一掷集全军之力攻城,幸亏狄璋及时赶到制止。

    狄璋遣人挖了地道,直接从地道进入潞川,然后内外夹击,大破梁军,顺利将潞川拿下,然后三师汇聚,直奔高阳。

    而高阳主帅司徒德就如司徒翊和狄璋预料的那样,坐拥二十万大军却眼睁睁地看着秦州和潞川失守而不去营救。

    这段日子司徒德一直在加固高阳城门,不知他是胆小懦弱还是将战略定在了防守之上,总之,狄璋这次率大军至高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齐国与梁国剑拔弩张之际,代王姚玄的正妻段氏为姚玄生了一个小王子,姚闵得知后,十分高兴,这是他第一个孙子,原是要大赦天下普通同庆的。

    谁知没过两天,代地传来消息,说是代王妃段氏私通侍卫,皇长孙乃是侍卫之子,已被处死,代王妃因是段氏之女,姚玄不敢擅做处置,只是将她囚禁在院子里,等候陛下发落。

    姚闵接到奏报之后,并未发落段氏,而是来到姝儿的笑荷殿,问她如何看待此事。

    姝儿暗自惊叹独孤静的雷霆手段,嘴上却只能道:“这是代王的后院之争,我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哪里懂这些。”

    姚闵却不满意,道:“朕的探子回报,说段氏之子出生不到三天便被独孤静亲手掐死,至于段氏私通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姝儿只觉心惊肉跳:“...亲手掐死?那代王呢?他可知道?”

    姚闵怒道:“别提那个逆子,他如今被美色所迷,眼盲心瞎,早已找不着南北了。”

    姝儿耸肩道:“陛下既已查明真相,那自有国法处置,何必来问我呢?”

    姚闵问:“你不替独孤静求情吗?”

    姝儿叹气道:“我入宫之后,你待我犹如亲女,想来你心里从未放下过与林立的结拜情谊,也未忘记过叶蓉娘,你待我尚且如此,更何况独孤静是你看着长大的,她再不堪,你也不可能杀了她,只不过,她若当真如此歹毒,连无辜稚子也不放过,那就该依着律法,予以处置。”

    姚闵深深地看了姝儿一眼,道:“当年筮官曾说你们姐妹一善一恶,你爹娘和我并不相信,如今看来,筮官所言,倒是不虚。”

    姝儿道:“我知你将我困在宫中是为保我平安,但如今魏国朝局稳定,康王死后,我表哥已然收回皇权,坐稳皇位,我爹娘也回了洛阳,我想他们了,我想回浮戏山庄了,若是我爹娘知道我被你留在宫里,一定会派门客前来相救,到时你这皇宫只怕就要不太平了。”

    姚闵看着姝儿,犹疑很久,才道:“如今我国与梁国大战一触即发,我对魏国朝堂之事还不能完全确认,冒冒然送你回去始终有些不妥,这样吧,你容我思虑思虑。”

    姚闵这一思虑就是好几个月,这几个月之间,狄璋用邱恒和张弛两位猛将,在几经艰险之后,终于攻下了高阳郡,司徒德失守被擒获,梁国京都龙城再无要塞可守,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龙城,擒获梁国宗室一百多人,自此,梁国灭亡。

    梁国灭亡之后,梁国多个城池出现了盗匪抢劫,边境其他游牧民族也趁机劫掠。

    狄璋为了剿灭盗匪驱逐胡虏,安抚梁国的百姓,将梁国残余的军队整编入齐国。

    收复梁国之后,上至从体制改革,下至百姓民生,狄璋都亲力亲为,毕竟收复整编一个偌大的国家需要时间,他便上书朝廷,暂时留守龙城。

    梁国原本的皇室全都被送去了邺城,姚闵将祸乱梁国朝政的皇帝和太后处了极刑,将司徒德流放至幽州,其余宗室在司徒克和司徒清柔的求情之下,被姚闵安置在了京城。

    姚闵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帝,他的目光不仅仅是梁国,而是整个九州大地,所以厚待亡国宗室,是他和丞相早已拟订的策略,所以那些梁国宗室在邺城虽比不上在梁国时的位高权重,但至少安定富足。

    梁国顺利收复之后,姚闵便将目光放向了刚刚经历过一场内乱的魏国,他想要一鼓作气,集结大军,直接攻打魏国。

    他在朝堂上提了出兵魏国的事,没想到得到的居然是朝臣一致的反对,理由是齐国将士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需要修整,而魏国皇帝因为扳倒了佞臣,将权利全都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上,所以魏国朝堂呈现出空前的忠君爱国之势,两厢一对比,齐国便落了下风,所以此时攻魏,绝非良机。

    姚闵今年五十多了,统一九州,是他登上帝位之后,梦寐以求的,如今梁国收复,齐国已然没有后顾之忧,在他看来,这是攻打魏国最好的时机。

    可是不论是满朝文武还是远在龙城的狄璋,都反对他此时攻打齐国,姚闵无奈,只能请来司徒克父子,问:“爱卿这两日在朝堂之上对攻魏一事,一直不做声,难道你们也反对此时伐魏吗?”

    司徒克跪下,对姚闵行了一个大礼,道:“不论天下局势如何变换,魏国终究是曾经统一九州的帝国,是天下人心中的正统,臣不是反对攻打魏国,只是我们需要师出有名。”

    司徒翊却与父亲有不同见解,他跪在父亲身边,道;“臣以为,既然梁国已灭,我齐国再无后顾之忧,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攻打魏国,正是最好的时机。”

    这么些天,姚闵终于听到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了,心花怒放,亲手扶起了司徒翊,喜形于色:“爱卿少年名将,并州之战,曾拿下魏国三郡之地,让魏国人闻风丧胆,朕相信你的判断。”

    司徒翊看了父亲一眼:“至于父亲所说得师出有名,魏国皇帝荒yín无耻,扣下了我国公主,我们可以以要还公主为由伐魏,公主在齐国犹如天仙下凡,我相信我齐国的将士都愿意为她死战,所以此一役,我齐国早已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了。”

    听司徒翊这么一说,姚闵更是喜出望外,刚想夸赞几句,谁料,司徒克竟当着他的面呵斥司徒翊:“荒缪,你分明是为了你一己私欲劝陛下出兵。”

    姚闵不悦地看了司徒克一眼,道:“含笑是朕的女儿,被扣留在魏国许久,这件事早已是我齐国的奇耻大辱,若不出兵,我齐国国威何在?”

    “可是陛下...”司徒克坚持反对:“臣觉得若要出征魏国,必要有能领军作战的帅才,此人非狄相莫属,可是狄相远在龙城...”

    “唉,爱卿此言差矣,爱卿父子皆是可为将为帅之人。”

    “陛下,我父子二人只可为将,不可为帅,我父子毕竟曾是梁国宗室,此次若要伐魏,则需出举国之兵,我父子二人并非最佳人选,只有狄相......”

    “狄相,狄相,难道没有了狄璋,朕连打仗都不会了?”姚闵被司徒克说得火了,颤抖着手指指着司徒克道:“狄相反对朕此时伐魏,你们父子若不愿意为帅,那朕就亲自领兵出征。”

    司徒翊连忙道:“陛下早年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显赫战绩,由陛下御驾亲征,比狄相更为合适,但狄相毕竟是一国之相,才能卓越,臣以为,不如陛下先点齐兵马,领兵出征,我亲自去一次龙城,将利弊说与狄相,让他率驻守在龙城的十万兵马从晋阳南下,与陛下形成夹击之势。”

    姚闵想了想,觉得司徒翊这个建议相当的好,若他一意孤行,领兵出征,狄相知道之后,就算再不愿意,也会领兵汇合,到时君臣合力,必定能将魏国拿下。

    “好,就照爱卿说的做,你明日便启程龙城,朕给你一道圣旨,若狄相最后还是坚持己见,你便暂时收缴他的兵符,率军与朕汇合。”姚闵觉得此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应该再拖,当即拟了圣旨,盖了国玺,递给司徒翊,司徒翊立刻领命。

    他起身之时,似是忽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问姚闵:“陛下此次倾全国之力攻打魏国,可静和公主毕竟是魏国人,臣怕...\\\"

    其实几个月前姝儿来找姚闵,要他放她回魏国的时候,姚闵就想到了今日之战,所以才没有答应。

    若是两国再次开战,那么上战场的极有可能是赵睿父子,到时她不可能置身事外,万一她随父兄一起上战场,刀剑无眼,很容易受伤。

    但他领兵出征之后,姝儿作为魏国人留在齐国皇宫也是不安全的,于是,姚闵对司徒翊道:“你说得没错,静和公主毕竟是魏国人,此次两国交战,她夹在中间也是为难,这样,你把她带去龙城,暂且瞒住齐国要攻打魏国之事,等到了龙城,你能瞒则瞒,若不能瞒,则先将她困在龙城一段时日,待我大军凯旋,再将她迎回。”

    “臣遵旨。”这正是司徒翊想要的安排。

    姚闵似乎对司徒翊很不放心,反复叮嘱道:“不论静和公主对此次伐魏是何态度,你都不准伤害她,她虽只是我的义女,但在我心中与含笑没有区别,切记,一定要保证她的安全。”

    司徒翊一直都知道姚闵对姝儿是真心的疼爱,但却没想到,在他心里,姝儿的地位竟与含笑相等,这还是让他有些小小的意外,但,一瞬间的愣怔之后,他再次磕头遵旨。

    司徒克父子从皇宫里出来,坐在四匹马的马车上,司徒克闭目养神,一脸的不悦,待马车行驶出皇宫十几里,他才睁开眼睛,看着司徒翊,道:“此去龙城,务必诛杀狄璋。”

    司徒翊拱手道:“父亲放心,狄璋身旁虽有秦武这等绝世高手,但姝儿是汤茗的弟子,善于用毒,我心中已有计划,绝不会让狄璋活着走出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