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8章 红颜祸水

    话说姚闵不顾众人劝阻,带着四十万齐国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黄河以北,安营扎寨,黄河乃伊水洛水汇聚而成,然后再流入黄河。

    洛阳已近在咫尺,姚闵心中那叫一个激动啊,他立刻命人造船,半月时间,数百艘简易小船已经拼造完成,另有数千竹筏也捆扎完毕。

    因为姚闵选的是黄河最窄的那一段,大约两岸只隔了三四十米,若是水性好的人,直接便可游过去,可惜他的兵营里都是北方人,几乎都是旱鸭子,所以要渡河,必须有船或者竹筏。

    姚闵下令,命两万先锋先行渡河,谁知,船只和竹筏才到河中心,便有许多暗箭射来,两万士兵大多不通水性,在水中央又逃无可逃,几乎全军覆灭。

    此时赵睿的军旗才高高的举了起来,原来,赵睿的部队早已埋伏在黄河以南,只等他们造完船过河,两万先锋,不过是赵睿小试牛刀而已。

    姚闵初战便败,却毫不气馁,这两万先锋原本就是他用来试探敌情的,他已经在暗中制造大船,到时有十艘大船做先锋,挡在前面,身后再跟数千艘小船和竹筏,定能平安渡过河去。

    计划虽好,但有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制造大船所需时间太久,非一两个月不可能完成,而四十万大军,每耗一天,所需粮草巨大,如同每日剜下国库一块肉,可又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于是,他只能将大军停驻在黄河以北,督促工匠加紧造船。

    就在这样过了十余日,姚闵一直按兵不动,反倒是赵睿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竟派了一个使者,送了一封信,大致的意思是,你千里迢迢的带兵过来,现在驻扎在黄河一岸不动了,是几个意思,两国军队现在隔岸对峙,这哪里是要打仗的态度,能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信中,赵睿已经猜到他们没有足够的船只可以渡河,于是很天才的提议,既然姚闵无法渡河,那就由他来渡河,然后和姚闵痛痛快快的打一仗,但前提是,姚闵必须退军二十里,防止赵睿的军队在渡河期间,遭到姚闵部队的暗箭。

    姚闵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大部分的将领都反对后撤,他们认为,只有守住黄河,等船只造好了再进攻,才是最稳妥的方法,毕竟自己这一方是倾举国之兵力,在实力上要胜过赵睿的二十万守军。

    但是姚闵却没什么耐心再等待了,觉得这是一个速战速决的机会,军队只要稍微后退一点,等赵睿的部队渡河渡过一半的时候,再以铁骑攻击他们,将他们打一个措手不及。

    姚闵的同胞弟弟,豫王姚修,也是这次攻魏的主将之一,他和姚闵一样,看到信后高兴坏了,觉得赵睿不愧是一介武夫,只知道打打杀杀,连这么愚蠢的计策都会想出来,他们大军有四十万之众,赵睿手中的军队顶多也就二十万,就算真的在战场上厮杀,那也是他们占优势。

    其实姚闵兄弟的想法也不能说有错,半渡而击,历来为古代兵家所推崇,自古以来有许多成功的先例。

    可惜这次姚闵率领了四十万兵马,许多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并无实战经验,而统军的将领又是姚闵这种长期不打仗的人。

    如果齐国的军队全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统军的将领若是司徒克或者狄璋这种久经战争的名将,也许这种‘’收回来再打出去\\u0027’的策略还是胜算。

    但齐国军队人数那么多,多达四十万,成分有很复杂,有老兵,有新兵,还有各种北方少数民族,有柔然人,有鲜卑人,有匈奴人,有羌人,文化各不相同,本就极考验将领的统兵能力和执行能力。而姚闵兄弟又都是莽夫,将这个战略想的太过简单。

    更糟糕的是,由于姚闵急于求成,在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居然就仓促地下令部队后撤了,于是这一决定很快就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除了少数几个高阶位的将领知道赵睿的军队并没有攻击,自己是主动撤退外,后面的绝大多数士兵甚至军官都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后退,也不知道要退到哪里,更不知道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时间,人人都惶恐不安,个个都心神不宁。

    司徒翊父子之前安插在军队里的细作看到这一幕,知道机会来了,各个营里都有人在那边大喊:不好了!齐兵败了!快跑啊!

    谣言很快就在军队里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并且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几乎两个时辰之内,齐国士兵纷纷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都在往回跑,原来真相是这样的,前面打了败仗!

    于是那些为数众多的新兵更是惊慌失措,他们全都争先恐后的四处奔逃。

    在新兵的冲击下,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老兵也难以保持阵型,只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挟着往后退。

    齐军顿时乱做一团。

    本来在阵后观战的指挥官刘修看起了,预想中的有序撤退,怎么变成了不战自溃。

    来不及多想,他骑着马冲进乱军中,想要制止骚乱。

    但在数十万汹涌的人潮面前,曾经高高在上的豫王姚修联通他的战马都被掀翻在地,惶恐逃难的士兵们纷纷从他的身上踩过,他就被这样活活踩死。

    对岸,赵睿见齐国士兵争相奔逃知道时机成熟,于是命兵士渡河,其实此时是击杀赵睿军队的最好时机,但齐国士兵哪里还顾得了,只以为自己被围攻了,争相撤退,而赵睿的军队则顺利的登了岸,将奔逃的齐国士兵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齐国四十万大军就这样全军崩溃,除了被赵睿所杀的,自相踩踏二四的也不计其数,而侥幸逃脱的士兵则全都惶惶不可终日,一有风吹草动,都以为追本来了,完全不敢停下来休息。

    在极度的疲劳和极寒下,打屁溃兵饥饿而死,跟着姚闵逃跑的人数已经只剩十万,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了。

    在赵睿的一路追杀之前,姚闵被迫逃往崤山山脉,一进山谷,他便心知不妙,果然,李誉早已派军埋伏在山谷两侧,见姚闵进谷,大军纷纷将山石丢下,然后是连绵不断的箭雨。

    至此,姚闵知道此次伐魏已经功败垂成,看着仅剩的残余部队,姚闵无可奈何,只能用尽内力,对着山谷外的赵睿吼道:“赵睿,你女儿赵静姝在邺城行医被我所抓,若我今日死在这里,那么明日你就等着给你女儿收尸吧。”

    这是他最后一博,他并不想利用姝儿,但此刻姝儿已成为他唯一的生机。

    赵睿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李誉已命手下的人停止放箭和落石,姚闵有些意外,然后他看着这位少年将军,哈哈大笑:“李将军情深义重,想来也不想佳人就此香消玉殒,放我回去,我保证将赵静姝给放了。”

    “我凭什么相信你的话?”李誉隔着山谷,用内力大声地对姚闵道:“放虎归山,我可没这么傻,我本来只是想将你击杀于山谷,现在我决定将你活捉,用你去换回郡主。”

    说完,李誉率着人马从山顶上冲了下来,姚闵的部队早已被赵睿追杀奔逃得精疲力竭,又被李誉所率部队的箭矢和落石击杀了不少,所剩不多的活着的人马也都已疲惫不堪或者身负重伤,而李誉一直都在崤山养精蓄锐,两军厮杀,胜负立分。

    赵睿见李誉冲下山崖与姚闵搏斗,也进了山谷,帮着李誉一起作战,很快的,姚闵身边的士兵都被斩杀殆尽。

    姚闵虽然也已精疲力竭,但因为武功高强,与李誉打了许久,也未被擒住,待赵睿清理完士兵之后,也上前帮忙,有赵睿这位武林的泰山北斗,没几招功夫,便将姚闵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