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1章 不妨把事情再闹大一些

    崔昀讶然道:“罗御史,昨日我们安排人去领了粮食,领了农具,成效似乎还不错,他们也没有察觉,只要继续这样下去,建宁郡王想要开荒的策略很快就会落空,没必要现在就走这一步吧?”

    “你觉得仅仅是阻止他开荒就能扳倒他吗?”

    “可是……”

    罗希奭阴恻恻地说道:“立刻按照本官说的去做,右相对你们寄予厚望,你们也不想让右相失望吧。当然,若是不去做,到时候建宁郡王可能就会知道你们在领粮食和农具方面耍了花样,你觉得后果是怎样的?”

    崔昀心头一颤,他心中是有权衡的。

    这扬州的官场,早已不同以往。

    建宁郡王作为太子党的代表,强势进入扬州,但扬州谁人敢忤逆右相?

    作为朝廷铸钱中心,又是巨大的利益场。

    这里的官员,谁逃得出去?

    崔昀连忙说道:“下官这就去安排。”

    罗希奭并不是一个会隐忍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做事不择手段的人。

    这也恰恰是李林甫用他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做人做事得会忍,忍才能做大事。

    这是对忍的一种很肤浅的解读。

    忍只是做大事的其中一个条件,并不是说忍了就能做大事。

    做大事除了讲究个人能力,更关键的是位置和气运。

    而实际上,有一些职位是不能忍的,如果忍,就不适合这样的职位。

    例如御史。

    假设御史一个个都是能忍的角色,那绝不是合格的御史,皇帝也不需要这样的御史。

    例如酷吏。

    假设酷吏都觉得自己能忍,还沾沾自喜,那他绝不适合做酷吏。

    酷吏的特点就是不择手段,能生存下去也不是靠个人的八面玲珑,而是靠后台。

    因为酷吏就是干脏活累活的,八面玲珑的酷吏注定不是合格的酷吏。

    罗希奭就是典型的披着监察御史外皮的酷吏。

    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以最快的速度,逼迫崔昀和刘厝他们去执行之前商议的事情,以免中途生变。

    傍晚,武二郎急匆匆赶来:“郎君,罗希奭今天下午去见了崔昀。”

    “盯紧崔昀的一切行为。”

    “是。”

    流民能够在城门领粮食、土地和户籍的消息,传开后,这几日到城门口的流民明显变多了,不需要刻意地去寻找,便源源不断有人前来询问。

    数日之后的一个中午,江都城外,第一批开荒的人已经行动起来。

    他们背朝太阳,带上曲辕犁,拿上锄头,开始了在这里的辛勤劳作。

    虽然辛苦,但每一个人眼中似乎都有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何处出现了一批骑马的人,约有近两百人,他们手里拿着刀,冲到田地里,见到人就开始杀。

    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突然出现这样一批心狠手辣的匪徒。

    不多时,方圆数里之内,原本正在忙于开荒的人,死伤大半,剩下的伤的伤,逃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