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8章 给李隆基的一揽子套餐

    王忠嗣既然这么问了,那说明王忠嗣是有去扬州的意向了。

    这个态度与前天那种冷淡、不屑截然不同。

    这让李倓看到了希望。

    他很严肃地说道:“王公去扬州的后果,小王心中非常清楚,右相会以此为借口,攻讦小王,进一步攻讦太子。”

    “既然你知道,为何还要来找我呢?”

    “因为小王有办法让圣人不听李林甫的。”

    “有什么办法?”

    “圣人需要小王。”

    “圣人需要任何一个人,但也不需要任何一个人。”王忠嗣淡然地说道,这份淡然中却有几分难以掩饰的苦涩。

    曾经的王忠嗣,战功赫赫,也认为自己对圣人缺一不可。

    但仅仅只是石堡城之战,自己反对了圣人的主张,李林甫在圣人耳边吹了吹风,自己就被盖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

    “小王且问王公,河西一年的军费是多少?”

    河西道有常备军七万三千人。

    大唐披甲率大概在60%左右。

    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对这个数字贯彻得十分严格。

    李隆基有一个特点:花钱如流水。

    早年的李隆基并未兴兵边关,进入天宝年间后,李隆基自己生活奢靡的同时,边境兵力暴增。

    但李隆基并没有因为兵力暴增而马虎对待军备。

    他非常舍得给钱,没钱了就放权让节度使自己搞钱。

    就说铠甲这件事,大唐铠甲铸造昂贵。

    一副明光铠的造价可能高达50贯左右。

    大宋一副步人甲造价才30贯。

    但盛唐时期的一贯相当于大宋时期的五贯,足见明光铠远比步人甲昂贵。

    大唐军队配置的甲胄有十三种: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若是按照均价来核算,一副铠甲的造价也能达到15贯。

    河西七万六千大军,有披甲,这个铠甲总造价是贯。

    这仅仅只是河西。

    当然,如果不遇到惨烈的战事,铠甲不是每年都换。

    可是去年攻打石城堡,陇右战死了一万多唐军。

    而且天宝年间是出了名的穷兵黩武的时代。

    全国十镇节度有49万兵马,铠甲的总造价是441万贯,预备甲在以100万贯核算。

    另外,唐军实现了军队骡马化,按唐军的标准编制,塞外远征部队,每十个步兵就有要六匹驮马,可以用驴骡取代,所以可以实现远距离长时间奔袭,机动作战。

    李隆基必须为边境提供充足的装备。

    并且与崇祯不同,李隆基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军队配置该有的军队了,来完成他的霸业。

    王忠嗣没有回答李倓这个问题,但是他说道:“河西从未有拖欠军费。”

    “是的,朝廷一直保障边关将士的军饷,据小王推算,整个大唐一年的军费已经超过一千万贯,而朝廷一年的税收总数也就才一千万贯出头,若是要将这些钱全部运输到边关,路途损耗至少还要一千万贯。”

    李倓可谓是推心置腹了,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各镇节度现在以盐税来缓解军费开支,却依然远远不够,河西算是产盐之地,却远远不够军费开支,更别说重兵驻扎的范阳和卢龙。”

    “大王说这些是何意呢?”

    “小王不才,去年澄心堂帮圣人赚了200万贯,云秀坊今年能帮圣人赚300万贯,今年的澄心堂也能赚300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