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进京

    接下来的路上倒还顺利,终于在次日傍晚到了京城。

    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霞光照在城门之上,显得那样的巍峨肃穆,又给这城墙添加了一些厚重感。

    远远的就瞧见李筑站在城门口,似乎和门口的城门吏说着些什么,忽然转头看见一行人,仔细瞧了瞧,原来家人已经到了。

    缴了进城税,就由李筑赶着车马朝着新宅的方向去了。

    姐姐李云苓掀开帘子,看了出去,果真繁华,老家的小县城根本没有可比性。

    街道两边是各式各样的店铺,什么茶楼,酒楼,当铺,作坊……,两旁的空地上还有小商贩的铺子,街道上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架着牛马车出城的;还有骑马的,坐轿的,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收拾着东西要在城门关闭之前或出城或进城。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才看见一宅院,黑色的大门紧关着,敲了门,就见有个约莫四十来岁的仆人开了门,身后跟着几个十几二十岁的小厮,出来后恭敬的向众人行了礼。

    “给老爷,太太,哥儿,姐儿们问安”。

    李筑吩咐着:“带着他们把马车赶到后门,安排人把东西抬进来,再安排他们休息”。

    在李筑的描述中,一家人也都知道,这宅子大大小小分了五个院落,共三十三间屋子,外加一个花园,占地约莫六七亩。

    进得大门后,才知道院子整洁朴素,低调中透着些雅致,众人穿过游廊,下了台阶,路中间的石板路宽而平整,四周有石子漫成甬路,还有山石点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三间报厦,门上的牌匾写着“厚德载物”,这是来客招待的地方。

    又走了一会才到正院,此时,仆人已经把箱笼等行李搬到院子里了,李筑已经让人安排好大家今后住的院落。

    李三江和秦氏住在了正院,李筑住在了陶然居,李沧住在了挨着正院最近,但也相对而言较小的天青馆,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在眼皮子底下看住他。

    姐姐李云苓住在了杏林苑,小妹李云景暂时和她住在一个院子里;小弟李游住在了明月轩,李禾住在了瑶光院,这两处挨得比较近。

    区分好行李,搬去之后,李禾指挥着他的仆从杨林和杨晨兄弟俩收拾行李和屋子。

    当晚,不知李筑和父母在屋里说了些什么。次日,就请了官媒去女方家里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