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五疸

    脉

    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证属虚弱。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

    病

    夫疸者,黄病也,其证有五∶曰黄汗,曰黄胆,曰酒疸,曰谷疸,曰女劳疸。须有五者之分,而病原不过湿与热郁蒸于脾,使面目肢体发黄,如栀子水染也。

    治

    治法但利小便为先,溺白,黄自退矣。若食积黄者,量其虚实下之。

    一、外有伤寒病,阳明内实,当下而不得下,当汗而不得汗,当利而不得利,故使湿热怫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病也,先哲制茵陈五苓散、茵陈汤、茯苓渗湿汤之类以治之。

    一、又有时气、伤寒、伤风、伏暑解散未尽,亦令人发黄。如有其状,口淡怔忡,耳鸣脚弱,微寒微热,小便白浊,此为虚证,不可妄用凉药,愈伤气血。

    一、疸病面黑黄色,而作渴腹胀者,难治。

    方肾疸汤〔批〕(按此方治肾疸,用风药以胜湿也)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黄,小便赤涩。

    羌活防风本独活柴胡(各五分)白术(五分)白茯苓(二分)泽泻(三分)猪苓(四分)苍术(一钱)黄柏(二分)人参(三分)葛根(五分)神曲(六分)升麻(五分)甘草(三分)

    上锉,作二剂,水煎,稍热食前服。

    茯苓渗湿汤治湿热发黄,汗黄尿赤。

    猪苓泽泻苍术茯苓陈皮枳实黄连(炒)黄芩栀子防己茵陈木通如不思饮食,加砂仁、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

    上锉,生姜煎服。

    加减胃苓汤〔批〕(按此方治黄胆渗湿利水之剂)治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