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23 章 改变

    [笔迷楼]

    高大的宫墙越来越近,薛瑜心头盘旋着的疑问却一直没有消除,不管是东市、喜儿还是和尚,都显得格外奇怪。禁军的例行查验在她手里的胡饼上卡了一下,年轻的兵卒压根不信她这样的身份也会喜欢胡饼,瞠目结舌地目送她离开。

    这段小插曲让薛瑜正式回到了宫廷的气氛中,在这里她不是唐大匠的忘年交,不是清颜阁的东家,而是个尚依附于皇帝的无力皇子。她没工夫去考虑背后究竟是谁的推手,集中精力应对对投资人的第一次收益汇报。

    资金回笼、收益回报、增强的西齐自信和工作岗位……

    然而薛瑜准备好的说辞全都没说出来,内侍常修守在宝德殿前,欢喜地迎上她,“三殿下还带了胡饼回来?陛下从前就喜欢这个,总觉得宫里做不出这个味!”他脸上露出了真切的怀念。

    考虑到皇帝年轻时在军营里的经历,爱吃比纯炊饼有味道的胡饼也不奇怪。薛瑜努力不让自己露出尴尬的表情,她压根没想起来给皇帝带些小玩意回来,毕竟,刚刚有医令下药的事出来,皇帝怎么会随便吃别人带来的食物?

    “今日打理的事务有了些进展,专程买了胡饼来庆祝,圣人喜欢那就再好不过了。”薛瑜顺着常修的话道,心中暗暗向流珠道歉,下次一定给她带好吃的。“我想求见陛下,内侍不知可否帮忙通传一二?”

    “殿下折煞老奴了。”常修接过薛瑜递来的胡饼,仔细拿帕子包起,“陛下早念着您回来,只是今日已晚,吩咐殿下明日早些到演武场。”

    宫中的演武场修得很大,薛瑜还不曾去过,只在原主幼年练武的记忆里窥见过一二。皇帝不再一直待在宫殿里,看来身体的确好起来了。薛瑜放下心来,“多谢内侍指点,我明日下朝前就去候着。”还好今天走前安排了铺子里的事,不然明天她可能得面对一团乱麻。

    回到自己的小院,薛瑜才算松了口气,把包袱放下,刚和流珠坐下来吃完光禄寺送来的“皇帝爱心晚餐”,流珠才提了一句她去打听的宫中规矩,小院院门就被敲响,“殿下回来了,与娘娘一同用膳否?”

    “等我回来说。”薛瑜起身。

    清秋宫里的黄澄澄柿子和李子切块拼出漂亮图案,贵妃的膳食看上去不错,就是不太顶饱。林贵妃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怎么才回来?今天是不是忙坏了。”

    薛瑜望了盘子一眼就收回视线,恭恭敬敬在贵妃旁边跪坐下来,“为陛下做事,自然夜以继日,不敢辞劳苦。母亲才用膳,却是儿的不是。”

    “不要逞强,适时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事。要是累了就回来,母亲看着你长大,在俗务上你的确少些天分。对了,听说今天东市的澡豆被肥皂比下去了?楚人向来傲气,要小心他们寻衅才是,万一闹出事端,陛下可不会讲情面。是你上次送来的那个肥皂?”贵妃拨了块柿子给她,被五马分尸的柿子像一滩泥,十分倒人胃口。

    [贵妃林氏佳云好感度-1。]

    薛瑜忍住自己皱眉的冲动,她清楚林贵妃讨厌她,也清楚为什么林贵妃一边打感情牌一边悄悄贬低她。之前一直不动,到现在才开始降好感度,说明贵妃已经不得不转变态度。

    或许林贵妃能断定原主为了自保不会说出交换的秘密,但林贵妃已经不能确定她会不会鱼死网破,稳住她大概就是今天见面的目的之一。她做出成绩意味着她超出控制的时间增多,但她做得多了也意味着真皇子入朝更容易,这是两手都想抓,又两边都不想放。

    想得美。

    “对的,陛下安排了孤独园那些老兵来,我其实没做多少事,只是需要一直跟着他们罢了。这次我没找到机会拿新的,等下次做了,我再悄悄带回来给娘亲。”薛瑜用天真依恋的口吻说着假话,稍稍靠近了林贵妃一些,认真扮演着依赖贵妃又怯懦的孩子形象。

    [林佳云好感度-1。]

    在倒尽彼此胃口前,“母子”二人笑着互相告别,薛瑜迫不及待地回到小院,一边泡着脚,流珠一边小声汇报着她在宫里一天多打听到的消息。她很小心,全装在了脑子里,随着她的讲述,薛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最安全的路线是自大门走,可惜这样会被盯着宫门的眼线盯住。流珠打听到的内容里包括把尸体沉湖沉井的传言,想也知道贵妃不会冒险把死了的她送出去,死遁一条路也被封死。流珠的讲述已经到了尾声,薛瑜基本敲定了借光禄寺菜车或泔水车出宫。

    她需要两张新的路引,一笔钱,和顺利混进光禄寺的办法。

    “最近可以去光禄寺多跑跑,不要不舍得花钱,就说我吃腻了炖汤,看有没有别的花样。顺便记下运菜和运泔水的时间。”有了清颜阁的成功,薛瑜手头也宽松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