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春晚邀请(六千字章节求订阅求月票!)

    第54章    春晚邀请(六千字章节求订阅求月票!)

    许鹤年闻言迟疑片刻。

    “你老糊涂啦?我什么时候吹过唢呐了,那不是你的专长吗?”

    “这…上次我问陈…”

    “赵老,您要不要喝茶?”

    陈锦弦故意打岔,被赵严松逮了个正着,追问道,“不是你说唢呐是老许教的吗?”

    “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京剧是师傅教的,教我唢呐的师傅另有其人。”

    “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小师弟会唢呐?”

    “师傅,您原来还藏私啊,同为鹤年班子弟,怎么您还偷偷教了小师弟吹唢呐!”

    “我一身的本领全教给你们了,会不会吹唢呐你们还不知道吗?”

    陈锦弦和赵严松一番对话被众人听了去,哄闹成一片。

    众人都知道许鹤年最疼爱陈锦弦,这一来二去,还真以为是许鹤年藏私。

    许鹤年急红了脸,拼命解释。

    鹤年班的弟子,大多是从小就收的,他自问从未有过偏私。

    他是疼爱陈锦弦,但那也只是在不影响排练的前提下。

    严格说起来,每个人在他心里的分量都一样。

    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祈祷他们在京剧上有建树还来不及,哪还会藏私啊。

    于是。

    全场目光聚焦在陈锦弦身上,像审犯人一样。

    陈锦弦感到不适,脑子飞快运转,几秒后眼睛一亮,迅速打定主意。

    “传我唢呐技能的师傅有令,不得将此事告知他人。”

    “我也是看在大家同门一场,不愿互相猜忌,更不希望你们误会师傅藏私。”

    “我老实说了吧,也就是我偶然在巷子里碰见的一个老师傅教我的,我听他唢呐吹得好随口夸了几句,没想到他就拉着我非要教我。”

    众人恍悟,暂且相信了他的借口。

    赵千帆双手环胸,仔细思考了一下事情的合理性,算盘珠似的眼睛直直望着陈锦弦。

    “巷子里偶遇的老师傅,这都能比我师傅还要厉害?”

    赵严松:“……”

    这话怎么听着有些刺耳呢。

    旋即,他拍了拍桌子,瞳孔骤然放大,大步上前紧握住陈锦弦的手。

    “真是在巷子里遇见的?”

    陈锦弦茫然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难不成是他?”

    赵严松松开他的手,眯着眼睛暗暗思忖,半晌后喃喃自语,“一定是他,除了他就没别人了。”

    “你真是好运气啊,能得到他的指点,难怪能自如的吹出《百鸟朝凤》。”

    “也是,除了他还有谁有这样的本事呢。”

    他笃定。

    陈锦弦是遇到了唢呐界的顶级大师——颜闻卿!

    别说是放眼华夏,哪怕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几人能和颜老对打。

    单论唢呐技艺,已经是登峰造极一般的存在。

    他记得以前颜老就喜欢在大大小小的巷子里闲逛,也不让人陪同,一个人一逛就是大半天。

    陈锦弦一脸黑人问号。

    他是谁?

    没想到自己瞎编出来的人物,居然真的存在?

    不过为了应付过去。

    陈锦弦只好跟着应和:“就是他!”

    “赵老您和他这么熟悉,肯定也知道他的规矩吧,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陈锦弦故意挑了挑眉,递了个眼神给赵老。

    只见赵严松敛起神色,走到身后较高一级的阶梯上,正色道。

    “今日之事,希望大家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谁也没提过。”

    一群人疑惑不解,却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赵老都放话了,谁还敢再问。

    许鹤年起身将赵老拉到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

    赵千帆挠了挠头,“师傅说的是谁啊?我怎么没猜到。”

    鹤年班弟子们迅速将陈锦弦围了起来,一点缝隙没留。

    “小师弟,你真能吹出《百鸟朝凤》啊,那可是唢呐曲目里技巧最全面的一首。”

    “又会唱戏又能吹唢呐,以前我怎么没发现小师弟这么有魅力啊,仔细一看,长得和明星似的。”

    “瞧你,一点都不会说话,小师弟现在已经是明星了,微博粉丝都破千万了。”

    “真的吗?我的微博粉丝才三个,还是死尸账号,既然说到这了,你们关注我一下呗。”

    话题聊着聊着就变了风向,众人都忘了追问陈锦弦吹唢呐的事。

    陈锦弦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圆了过去,可他心底却有了另一个疑惑,能让赵老这么敬重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

    三首曲子相继上架,陈锦弦这个名字掀起了一阵水花。

    小型公司的娱记正愁没业绩呢,翻了一下热搜榜上的名单。

    大多都是些熟悉的面孔,爆料已经爆的差不多了,网友都对他们不感冒了。

    于是翻来翻去,将焦点放在了陈锦弦身上。

    “恋情也罢,黑料也成,让我拍到点啥吧!”

    “吃不到肉喝口粥也好啊,再这么下去,我都要抽不起烟了!”

    身材干瘦矮小略显稚气的男人坐在椅子上,屏幕上显示着陈锦弦的照片,手里捣鼓着徕卡相机,垂头丧气的模样。

    只要能冲冲业绩,完成KPI指标,他就感谢陈锦弦。

    同事们几乎都在蹲点,只剩他一人。

    男人挂好相机大步迈出办公室,将实习生工作牌收好放进包里。

    娱记圈里有共享的一个文件,里面是不少艺人的住址,陈锦弦的住址也在其中。

    平日里他们没事就会在艺人家附近蹲点,想拍到第一手独家。

    被选中的艺人,娱记们就会在资料后面备注已跟。

    陈锦弦是文件里少有的几个没蹲点的。

    原因很简单,没人对一个唱京剧的感兴趣,都认为他只是一点小水花,形不成什么大风浪。

    就算是最近人气高涨,但也没有什么黑料可以拍到。

    当下的娱乐圈,盛行快餐文化。

    歌不需要太好听,旋律简单好记即可。

    电视剧不需要太精彩,主演颜值能打就行。

    于是,圈子里新人越来越多,出圈的作品却越来越少。

    歌曲和剧没一个拿得出手的。

    更别说陈锦弦一个唱戏的,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闯出一片天呢。

    但周天偏偏不信这个理,他抄下陈锦弦的住址后,在附近蹲好了点。

    他的运气不错,一来就碰上鹤年班弟子来看望许鹤年。

    周天对京剧有点了解,他爷爷以前点过鹤年班的戏,还留他们在家里吃过人,里面的人大多都熟悉。

    看到前几个的时候他还不太确信,直到看见一大群的人涌进四合院里,这才敢确信是鹤年班的人。

    “什么事这么大的阵仗,全员都来了。”

    “不会是鹤年班要重聚了吧?”

    “这下总算是有业绩了。”

    周天满意的看着照片,盘腿坐在原地编辑文案。

    他快速摁下快门,记录下这一幕。

    “惊!京城老戏班鹤年班全员重聚,或是鹤年班有望重建?”

    配图、发送。

    周天舒了一口气拎包准备离开,却看见两个更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前方。

    “唢呐大师赵严松?”

    他诧异片刻,赵严松和许鹤年二人私交不错,可鹤年班的弟子刚到,他就来了。

    不会鹤年班重建是真的吧。

    周天心中一喜,拔腿就跑,“我要回去告诉爷爷这个好消息!”

    ……

    微博发出十几分钟,就冲上了同城热搜榜。

    没过多久冲进了实时热搜榜,紧接着被顶上热搜。

    鹤年班是京城里的老戏班子了,其威望和名声不言而喻。

    虽说解散已久,可到处还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据说许鹤年年轻时是无数少女的梦,他所到之处,必定引起热潮。

    鹤年班重建的讨论度实时上涨。

    陈锦弦和一众师兄弟,还有赵老师徒二人聚在院子里,氛围格外融洽,畅聊着当年的往事。

    手机铃声蓦的响了起来。

    陈锦弦拿着手机

    走到了安静的角落。

    “请问是陈先生吗?我这边是春晚栏目组的节目策划,我们了解到您是京剧文化传承人,因此想特邀您合作,弘扬国粹。”

    “春晚???好的好的,没问题。”

    院子里相继响起了铃声,鹤年班全员都接到了春晚栏目组的电话。

    “春晚打来的电话,邀我去表演。”

    黎离呆呆的望着许鹤年。

    其余的人也称自己被春晚栏目组邀请了。

    一群人欣喜之余,又有些云里雾里的。

    “这是好事啊!鹤年班才刚重建,还没对外公布就接到了活动,未来可期啊!”

    赵严松笑道,心里很欣慰。

    陈锦弦确认众人都接到电话后有些疑惑。

    春晚栏目组给鹤年班全员都打了电话,应该是要让整个鹤年班都上场表演。

    这才刚重建。

    居然就要上春晚了?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当然,他们也知道,主要功劳还是来自于小师弟,毕竟目前国内戏曲界名气最大的人物,莫过于陈锦弦了。

    微博千万粉丝。

    每首歌几乎都是抖音的热门BGM!

    许鹤年迟疑了半晌,缓缓点头劝道,“这是好事,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收看春晚的观众基数很大,是一个打破京剧文化僵局的好机会,你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当然了,你们要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忙,也可以同步进行,鹤年班刚重建还不太稳定,可以一边处理戏班子的事情,一边接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