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0章 过冬前的准备


    中原地区,真正普及棉花种植的朝代正是明朝。

    <divclass="contentadv">至于真正成体系的棉花工业,要到清朝末年才建立起来。

    只是眼下大明刚开国,这一新政显然还未推行。

    各地还是以粮食为主,棉花产量并不多,而且现在已经过了种植的时候,根本无法在冬天来临前种出棉花,更不用说制成棉大衣了。

    “大人,大人,大人!”

    鲁明义一连喊了三声,杨宪这才有了反应。

    “听着呢。”杨宪微微一笑,忽然开口问道。“如今哪里能搞到大量的羊毛?”

    “羊毛?”

    鲁明义一时有些跟不上杨宪的思路,不过这一点他早就已经习惯了,想了想开口道:“羊毛最多的地方当然是草原啊。”

    他顿了顿,接着开口说道:“如今征虏大将军,驻扎在北边,镇守边境的同时,负责扫荡侵扰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边军那边应该会有大量的牧羊、牧羊、战马俘获。”

    征虏大将军就是徐达。

    洪武三年,徐达奉命前往北地,这时候,朱元璋心里还是想着彻底剿灭元廷。

    可之后几年时间便会发现,蒙古军事力量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彻底消灭。

    明朝对北方的战略也慢慢从以攻为主转为以防御为主。

    从此,徐达长期在北平、山西一带练兵备边,镇守北平近十年。

    建成了所谓的“塞上长城”。

    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

    朱元璋下令罢黜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徐达这才奉旨回应天议政。

    这十年期间虽然徐达也会回京城,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外头。

    “北地边军.”杨宪低声呢喃道。

    这倒是可行,如今北地边军那边正缺粮食,正好可以用粮食与其易物。

    两边各取所需,有了羊毛之后,杨宪完全可以点亮文明科技系统里相应科技树,或者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兑换羊毛纺织机。

    只是这听起来简单,可其中涉及的事情却很多。

    一州知府,绕过朝廷直接和边军对接,先不谈到时候徐达会不会理你,上头老朱会怎么想?

    虽然由于有系统在,只要身处扬州杨宪的人身安全便能够得到保障,可要是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就不美了。

    杨宪想了想,决定还是通过太子朱标来完成这件交易。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很多事情找朱标比直接找老朱还要来得容易。

    “好了,别苦着一张脸了。我保证今年冬天,扬州不会出现十年前的情况。”杨宪拍了拍鲁明义的肩膀笑道。

    别看离入冬还有几个月时间,事实上时间很紧张,杨宪准备回去后马上给朱标写奏报。

    另一边,京城。

    朱标也正在苦恼北方边地的粮食问题,就在昨日他才刚接到徐达的奏报,奏报里没有其他多余的话,就一个意思。

    那就是要粮!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标忽然听到了殿外有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