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章 揭开小企业的神秘面纱


    崔长松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同:

    “小企业客户不同于公司客户,其规模较小,人员配置简陋,甚至有些小企业连正规的会计都没有,更别说融资经理、财务总监了。

    他们的报表实际上参考价值并不大,不用审计,很多都是应付税务的。

    这也是此类客户的特点,所以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形式上的要件。

    听说伱们班有个常务的副班长,那就请他来回答一下吧。”

    王纯良快速回忆了一遍自己从业经历,便简单回答道:

    “生产型小企业肯定要用水电,那么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用电量进行判断。”

    帝都大学的恍然大悟:

    “所以是看每月的电费缴款单?”

    “想要获取企业最真实的生产情况,可以多次在夜晚抽查对方电表。”

    “为什么是夜晚?”

    “因为夜间的电便宜,我国小企业多在夜间从事生产活动。”

    崔长松饶有兴趣的看着王纯良有条不紊的进行解答。

    虽然对方也是新员工,但调查经验却好像非常丰富,是个好苗子。

    崔长松满意的做了总结,看了下时间,示意下面进入自由提问环节。

    王纯良率先发问:

    “崔总,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夕阳产业的小企业可以在成立当年就获批1000万的贷款额度?”

    “小企业贷款主要看的是企业主,所以企业主是什么背景?”

    “明面上的股东有两个,以前都只做过普通工人,名下连房产都没有。”

    “小企业贷款主要看的是实际控制人,而不是列于股东会名单上的。”

    “报告崔总,调查报告和贷审会会议纪要上均未提及实际控制人。”

    “那这笔贷款不大可能获批,除非担保方式属于超足值担保。”

    “回崔总,该企业并未提供足值担保,贷款担保七成以上是以其他小企业互保。”

    “互保?这不是妥妥的信用贷款了么。给这种小企业做信用贷,撒钱的么?”

    “崔总,最后补充一点。该小企业经过不到七年时间,销售额增长缓慢,贷款额度却从1000万涨到了4000万,本身客户级别也提升为公司客户。”

    “这肯定不是我们行的贷款。

    如果真有这类贷款,那我只能说,行里有内鬼。

    而这个内鬼至少也得是分行行长这个级别的,不然授信评审部压根不可能审批通过。”

    崔长松听着王纯良描述的有模有样,迅速的在脑海中搜索了一遍,自己确实没批过这种贷款。

    不过上个月,韩行长打过一次招呼,对方好像叫什么飞马机械。

    也是个刚成立的夕阳产业小企业,而且开口也是要了1000万额度。

    不会这么巧吧

    崔长松再次审视了一遍王纯良,却没发现什么异样。

    实际上,王纯良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验证答案。

    而这次提问,也提前给崔长松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

    等到时机成熟,种子开花结果,便是韩行长审判之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