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章 夜色迷蒙

    距青州府城外的一处偏僻的海面是,泊着一艘十几米长的大船,那船宽七、八米,就跟一处不小的庭院一般,中间是两层高的尖顶楼房。围着楼顶挂着一圈红灯笼,日夜亮着。趁着夜色,一艘小船慢慢的靠近它,最后停在了右后方。划船的人有规律的在大船上扣了几声,大船上放下一条轻梯,船舱里出来一位白衣女子,顺着轻梯轻快的上了大船。划船人将小船绑好,自己也上了大船,然后跟大船上的另一个舵手合力,将小船拉上了大船。

“姐姐!”一个十七八岁,面容姣好的白衣女子一边带着哭腔叫着,一边进了般舱的一间房。

看到她这个样子,冷月吓了一身冷汗,连忙放下手里的书卷,双手紧紧扶住她的双肩,“冷燕,有消息了?”

冷燕无助的摇摇头,瞬间泪痕布满整张俊俏的小脸。

对冷月来说,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她刚才紧张的手心都冒汗了,兀自拿着手帕一边擦一边自我安慰,“肯定不会有事的,肯定不会有事!”

“冷月姐姐!”刚刚上船的女子已经换好了衣服,过来一起商量,“要不,放个信鸽,给主母说一声吧?”她不确定的问,少主失踪,这么大的事情,谁也担不起。

冷月静静沉思一会儿,她是这里最年长的,少主不在,一切都要指望着她,她得稳住“军心”。她向来沉着冷静,多次随少主和主母来中原猎鹿。猎鹿是有偿帮猎主寻找东西,可以是人,是物,是消息等等。一般都不直接与猎主见面,或双方都带有面具,只谈交易,谈钱,不讲人情。任务完成,从此相忘江湖。像少主这样带队来的人,叫鹿头,她们只能叫鹿手。一般的事情,都由小的鹿头带队,这次是不一般的大事件,主母亲自坐镇,少主带队,连左弓都……左弓,对啊,怎么忘了他了,左弓这次也带队来中原,他的任务不重,时常帮着她们做些排查。

“先跟左先生说一下吧!”冷月想到,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她拿起桌上的纸笔写了几行字,交给刚进来的女子,那女子得了命令出去了。冷燕因为哭过,不敢直视她,等她走了,才转过头来对冷月说:“姐姐,派人去找找吧,我担心少主他……”一边说着,泪又不断的流下来。她仰慕少主,从小就在少主身边伺候,每次少主被主母责罚打伤了,都是她给上药,只允许她给上药,她早已芳心暗许,可是,可是现在少主失踪了,怎么办?她担心的不得了,没得冷月的命令,她去少主平时长待的冷峰山搜寻,又兀自盲目的骑马在几个州县她觉得可能的地方寻找,没有一点痕迹。

天气额外的好,满天星星像在争着发光,被天狗咬了少半边的月亮挂在了东边的天上,斑驳的树影越来越短,岛上那片沙地渐渐亮了起来。芙儿守着火堆取暖,捕渔郎背对着她坐着,头支在手上,面对大海发呆,月光照的海面波光粼粼,目之所极,除了海,还是海。

看着岛上的树木这么小,他觉得这个小岛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所以,很荒凉,没有人发现。远远望去,很像是个突出水面的礁石。但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回去,他们已经在这个小岛上待了三天了,他的体力已然恢复,可如何把这个孩子带回去,他想了好多个方案,都不十分有把握,海里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多,这里离渔村又太远了“唉”,想到这里,他不仅叹了口气。

“你是在为怎么回去发愁吗?”芙儿走到他旁边坐下来,担忧的问,这几天来,她一直想问又不敢问,现在看他叹气,忍不住要问了。

“谁说的?”捕渔郎一脸不屑的反问道,且胸有成竹、一本正经的跟芙儿说,“方法我都想好了,只是在比较以下,哪个方法带你回去,更胜些力气罢了。”他语气轻快的就像这只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其实,他并不是想着炫耀自己多本事,也不是想在芙儿面前树立多么高大的形象,纯粹不想让芙儿担心和害怕。

“那你快点带我回去嘛!”芙儿听他说的这么信心满满,心一下放宽了,就进一步央求他,“我好想家,想爹娘。”

“好!”捕渔郎一口应承下来,伸出手,轻轻拍拍芙儿的头,怎么也没有想到,渔村的这个小姑娘,会让他如此喜爱,竟然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她,罢了,上辈子欠的她的吧!

“你又想什么呢?”芙儿见他的手放在自己头上一时也不拿走,眼睛还盯着自己在出神,不免要问上一问了。

捕渔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思绪刚刚飘远了,连忙收回手,轻轻笑了起来:“遇到我,是你三生有幸,以后要好好感激我,知道吗?”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有心开玩笑,心可真够大的,难怪芙儿这么相信他能带自己回去。

“那我天天给你做好吃的,好不好?”芙儿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了,而且除了这个,她也没有别的能力呀。

当然只是普通的饭菜了,她还这么小,以前的饭都是二姐做的呢!可芙儿不想这么说,觉得这样没面子,像小孩子一样,自己都说了好吃的了,一定要好吃才行。歪着头想来想去,什么好吃的呢?她又能见过什么好吃的。“我肯定不会让你吃烤糊了的鱼!”芙儿也不知道怎么会事儿,居然脱口而出这个答案。

正在芙儿深深的懊悔时,捕渔郎高兴的笑起来:“一言为定,回渔村了,你要好好的给我烤鱼,可不能跟现在一样糊弄我。”捕渔郎含笑注视着她,月光照在她无邪的脸上,她一脸的欢乐的微笑,纯真而美好。“我一定要带她回去,安然无恙的回去,一定!”捕渔郎心里暗暗发誓。

芙儿一直在点头,她觉得,对救命之恩的回报,这个成本简直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