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 交信

    姑孰城,豫州刺史府。

    姑孰虽然繁华,但城中的衙门却是十分奇特。豫州刺史府与其说是一座府邸,倒不如说是一座城堡。在偌大的城中平地拔起一座高约五六层楼的土坯城堡显得十分突兀。

    城堡不仅有地标上的建筑,在地下也是开了不少的地窖和通道,整座城堡俨然就是一座独立的军事堡垒。

    二楼是刺史办公的地方,昏暗的房间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孔眼透着光,折射出房间里浑浊不堪的空气。

    一个年纪三十出头的男子正背着手来回踱步,长吁短叹。看上去他年纪不大,但头上已是白发苍苍,正是宣城内史(相当于太守)、兼领豫州刺史的王允之。

    看他满脸的愁容,身边一个四十来岁的独眼武官小心翼翼的上前开口问道:“使君,朝廷的制令还没到吗?”

    王允之摇摇头。

    “江州兵上万人又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这么大的动静恐怕会引起胡兵的警惕啊!”独眼武官也是一脸的无奈,“倘若胡兵南下,咱们于湖可是首当其冲。他们江州只需要躲在雷池后面就行了。”

    “我岂能不知?”王允之叹了口气道,“朝廷新安,不能再伤筋动骨。倘若我逞一时之快,又引起荆扬之战,那就是朝廷的罪人了。”

    “使君就算不愿意和庾叔预(怿)发生冲突,也该上报朝廷,请司徒大人居中调停啊。”独眼武官埋冤道,“属下的部队恪守使君的命令,绝不与江州兵发生摩擦,可他们现在是越来越过份,把我们驻地附近的马草都给割完了。战马没了草,这还不如宰了吃了完事!”

    王允之听了眼皮一跳,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可要不是王导几次三番要他忍耐,他岂能当这缩头乌龟!

    听说最近庾怿又只身入朝去了,建康城里老头子自会对付他。王允之只期盼庾怿不在,江州的这些部队能克制一下摩擦。

    “报!”一个小兵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跪地奏报道:“司徒府文学掾陶旭求见将军!”

    “司徒府,文学掾?”王允之一愣,他好像没听说过叔父还设置过这样一个掾属啊。

    “有司徒大人和谢长史的印戳为证!”

    小兵递上了带有王导和谢尚印戳的封泥,王允之一看没错,立刻让他把人带进来。

    “看来司徒大人终于有动作了!”那独眼武官开始兴奋起来了,“只要司徒大人和使君一声令下,属下一定好好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王允之自然知道“他们”指的是谁。他苦笑着摇摇头,回到座位上坐下,静等使者的到来。

    陶旭也对这座“刺史府”充满了好奇,这座纯土坯制成的城堡让他有种身处大话西游的感觉。随着带路的士兵走上二楼,一座颇为宽敞的大厅出现在面前。推开房门,满头白发的刺史大人正一脸严肃的坐在正中。

    “属下司徒府新辟文学掾陶旭,参见王使君!”陶旭纳头便拜。

    “起来吧,”王允之绷着脸微微点头,“司徒让你带什么信来了?”

    陶旭朝一旁的独眼武官瞥了瞥。

    王允之摆了摆手,“都是自己人,无妨。有什么便说。”

    都这么说了,那就开门见山吧。陶旭小心的从怀中取出一只竹筒,又从竹筒里取出一封书信,亲自交给王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