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一章 竹林书院

    甲六在那之后还是会阴阳怪气的说些难听的话来刺三思,但三思根本不理睬她,任由她说,她看不起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要听命与自己嘛!她也就当在这个小姑娘吃自己的醋罢了,反正这笔账她还是会记到戚卫海的头上。

    甲七跟着一通,每天带着一通还有柳家的小孙子来回于吴家自家,莫天不在的时候他就带着这两个小的一起学功夫,教得也仔细。但三思发现甲七再教的时候还会将戚卫海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教给这两个小朋友,三思见都是正能量的也懒的管了,自己倒是抽出时间去找梁夫人问她梁大人那个先生的事情,琢磨着还是早一点将一通送去读书。

    甲八开始是跟着柳老头,算得上半个管家,当然那些劈柴挑水重活也是他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对下厨有了兴趣缠着三思想认作师父,三思可不敢答应啊!这甲八再怎么说都是戚卫海的人,她可不敢与他抢人。

    至于那个小乞丐,每天都来她这里混吃混喝,也不说自己是谁,看着三思总是会冷哼几句,其他也不会多说什么,久了三思也懒得管了,反正这家里也不缺他一双筷子。

    这段时间,梁大人将之前闹事的结果告诉的三思。还没打文儿就交代了是这一出都是戚家婆子设计的,那死的人也不是戚家婆子找来的人她根本不认识。

    梁大人的意思是问他要不要深究下去,将戚家拿婆子抓来问话。三思想了想,就算抓人来问话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再说了这婆子也是听命他家主子的,所以这一出她又算在了戚卫海身上。见三思不计较后,梁大人才松了一口气,毕竟要真与京城那边牵扯起来他想护住自己夫人的朋友那可就护不住了。

    因为三思的大气,梁大人倒是让他夫人多与她走动走动,还有一通读书的事情也稍稍上心了,跑了好几次自家先生的书院,好说歹说才让先生同意见一通一面。

    约定了时间,梁夫人就来通知三思了,让一通好好的准备准备。梁大人帮了自己这么一个大忙,三思自然不会能亏待了,连忙又送来些吃食到梁家感谢梁大人一番。

    在路上梁大人就将自己先生的基本情况告诉了三思,这位先生是黔城人士,算的上黔城比较知名的教书先生,姓尤。

    书院开在戚卫海镇上的宅子不远处,据梁大人说尤先生觉得那里清净,周围寨子里的孩子都可以来他这里读书。

    三思听梁大人说这尤先生曾经是状元,在京城当过一段时间的文官,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辞官回到黔城,收了包括他在内的几个学生就这么做着教书先生。脾气古怪,爱好也广泛,很难抓住他到底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这世上有本事的人都会有些奇奇怪怪爱好,三思是知道的,所以她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用她的话来说无论有多奇怪只要用心去了解,不愁不了解。她担心的是一通入不了这位先生的眼,也不知道他现在学的那些到底实不实用。

    “三思,你就放心吧。一会我们也会跟着你上去,有什么事还有天江在。”梁夫人见三思似乎有些担心,于是便劝道:“不管如何天江在尤先生那里还是可以说上些话的。”

    “是啊,容娘子,你放宽心。先生虽说怪,但也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梁大人对自己先生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也跟着劝三思放宽心:“而且之前我已经考过一通了,学业上没问题。”梁大人是知道一通是跟着桂楼的吴仁启蒙的,也知道他曾经还跟着一个秀才学过一段时间,大字写得不错,字也认得不少,诗词也能背。这已经算不错了,他相信这么聪慧的孩子尤先生一定会喜欢的。

    “娘,我有把握的。”一通赶紧表态,表示自己没有因为学功夫忘了学业。

    尤先生的书院建在一个半坡上,前面是书院也就是学生上课的地方,侧面还有一小个院子都是用来给学生们住的地方,在这后面就是教书先生们住的地方了。四周被竹子围着,只开出一条小道供人走路。三思下了马车,牵着一通,现在外面打量了这间名叫“竹林书院”的地方,果然如梁大人所说的一样,很是清净,也不知道是他后来种上的还是本来就有,总之有了这些竹子后让整个书院有一种隐居山林的感觉。

    “走吧!”梁大人走到前面带路,边说还边与三思一通说:“先生今日叫了几个学生来相看,可能要等一等。”

    “嗯,没事。”尤先生是有知名度的,慕名而来的人肯定只多不少,等一等无所谓。

    “狗娃~!”几人走在前面,后面有人冲过来从后面拍了拍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