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5章:南国独当一面,北国四海一品

    “两间变四间,四间变八间,人手我们不用愁,只要工钱给得足,伙食做得好,不愁没人来帮咱们做事,反正这天底下穷人可多着呢。”

    贾蔷贾芸两人一听,不禁点了点头,他们都是过过穷日子的人,如今有了稳定的经济进项,谁还不乐意把买卖发扬光大,将来做个富家翁,娶个漂亮老婆呢?

    “等到分店开够了,我们就正式注册官方旗号,倒时候有了官方明面上的敕书凭证,何愁没有钱赚,到时候,天下酒楼都要仰我们鼻息而活,不愿配合的,抹掉便是了。”

    这种釜底抽薪的狠辣招数注定会得罪很多人,也会触动很多士绅的利益,因为很多茶楼酒肆背后,都有士绅们的影子,而贾蓉要做的,就是废掉它们的耳目,砍掉它们一只臂膀,到时候就算闹起来也是自己占理。

    而且,这种能让士绅狗急跳墙的举动还算是没有触动底线,只不过是一场来回来去的试探,只要天子点了头,他现在立马就把这个计划付诸实践,看看效果如何。

    “芸哥儿,过段时间我送你去湖广,你这几日多招些人手来,最好是没饭吃的流民……去试着接管一下那边的生意场,我在那边安排好了人手辅佐你,你到时候跟他们多多交流一二也就会了,明白吗?”

    “我知道了。”贾芸这下子不答应都不行了,毕竟贾蓉说得那么现实,要说他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他家里可还有个老母亲等着自己照顾尽孝呢,做儿子的哪还舍得让老母亲再出去受苦受累啊。

    “今后,你以湖广为中心,推广北地菜肴,同时也要发展出湖广本地的特色菜,扬州菜和苏州菜都是非常合适的对象,相信湖广地界的菜肴会让你满意的。”

    “好。”

    “蔷哥儿,你今后就以推广南方菜肴为主,扬州和姑苏地界的菜品都要做出北地风味来,菜谱要随时进行修改和增加菜品,这样,咱们自然就不愁销路了……关于这些,我还有很多东西要与你们交代。”

    足足谈论了一个时辰,贾蔷和贾芸不由得感叹,这做生意还真不是一般的辛苦,但是有贾蓉这个金主爸爸在背后支持他们,就算一开始可能会赔钱,但是时日久了,自然就会深入人心。

    “还有啊,价格上要定得亲民一些,别让人背后骂咱们狗眼看人低,说咱们只接待富户,不待见穷苦人家的孩子,还有……以后但凡有人宴请吃剩的饭菜,一律不准倒掉,就送给他们吃了罢。”

    “好嘞,你放心罢。”贾蔷点了点头,这浪费食物的情况,贾蔷也是看得触目惊心,每每想着如何处理这些剩饭剩菜,如今贾蓉一下子就把以后几年的发展计划都摆在自己面前了,那还用多说吗?肯定灵巧多变地执行啊。

    贾蓉已经把路指出来了,怎么走,怎么去营销那就是他们两个执行人的问题了。

    “最后一个问题,咱们龙凤楼要向立足南北两地,必然就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名目,让人一听就知道,所以,这店面的名字,咱们以后都要统一称呼。”

    “那你可想好了新店名?”

    “日后,南国独当一面,北国四海一品,如何?”

    “独当一面,四海一品……妙啊!”贾蔷一阵赞叹,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啊。

    “好啦,时日不早啦,我还有事,下次再来与两位兄弟把酒言欢。”

    “慢走不送。”

    ……

    神京城大内总管处。

    “小子贾蓉,见过戴公公。”贾蓉揖礼拜下。

    只见戴权曲着右臂,斜倚在黑漆描金靠背椅上,自贾蓉进门起便细细观察他的举动,作为跟着天正帝几十年来阅人无数的老宦官,他自信还是能看透一个少年郎的。

    而贾蓉之一举一动,之神情眼神,落在戴权眼中,都算是比较老辣的。

    不过,他一生几十年的阅历,宫里宫外的能人见得太多了,没几个能长远的,这天底下的聪明人本就多如过江之鲫,就眼前来说,贾蓉的表现,只能算是不错,很沉得住气,忍得下来。

    “平身吧。”

    戴权声音淡然说道,目光却看向了窗外方向,道:“适才,杂家的养子们都听到了你那番高论,

    蓉小子,如今世人都说,这天下大半贪官,都是天熙爷留下的。也是天熙爷时期,才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怎么到了你这里,天熙爷反倒成了功劳盖高祖、世祖皇帝的圣君了?莫不是,故作谄媚之言?”

    贾蓉闻言,顿了顿后清声道:“公公,小子先前狂妄之言,已经说清了先帝圣明之处。

    至于是否为谄媚之言……且不说此番话圣上听了会如何想,小子目前也还非官场中人,纵然小子只说了几句大逆不道的鬼话,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不会让我做大官。”

    戴权闻言不禁呵呵笑出声来,转过脸来看向贾蓉,俯视道:“你还想做

    大官?”

    贾蓉摇头道:“小子生来便有自知之明,从未想过杜绝百官,得罪死人。”

    戴权闻言哼了声,沉默稍许,又淡淡问道:“你还未说,如今遍天下的贪官该怎么算,该不该算在天熙爷的头上?”

    贾蓉点头道:“当然要算在先帝头上,毕竟当今天子登基不过十余年,先帝可是在位六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