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情报与酒精

    明天,就是唐大脚来到白云坞的第十八个年头了。

    正午,坐在石磨旁边歇息的他,又回忆起来年轻时的雄心壮志。那个时候,他和兄弟唐格拉尔往返于平阳和邺城之间,为成都王的军队提供军粮和皮毛,一心想着终有一天自己要成为并州商务的垄断者。

    然而现在的他,一天下来都是在打杂。虽然这家人真心不错,但是自己当初可是经商天才啊。如果不是被劫持,又怎么会沦落到了这个地步呢?

    他看了看自己的脚,他心想,自己脚也不大,怎么就给取了这么一个诨名。

    上天啊,要是给我一个机会,我能重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就在这个时候,他感到后背被人轻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夫人、坞主还有白云坞所有的核心成员。

    “唐大脚,我们需要你帮忙。”桓景附身,温和的看着他,“你不是之前经过商么?现在白云坞的物产就是你的本金,去建立自己的商团吧。”

    这一刻,唐大脚简直觉得桓景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桓景的考虑很清楚,如果要构建情报网,另外专门派探子是不合适的,花费太大。最好是要能够利用现成的渠道。

    仔细想来无非两个可以利用的渠道。第一是流民。现在附近无条件接受流民的,只有白云坞一家,所以他们在陈郡和谯郡两郡之间也积累了一点声望。但是大部分流民只是把他桓景当做了一个人傻粮多的坞堡主,和流民之间的感情羁绊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为没有感情,所以这些流民的可靠程度是一个问题。通过流民的网络确实可以知道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普遍性的,而且还不一定可靠。

    第二是商团。之前白云坞基本是自给自足。自从燕燕带来了“祖传秘方”,他们靠着贩酒也算小小发了一笔。但是大头是被路过的商贩赚去了。

    如果自己成立商团,那么一方面可以累积资产,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指向性地获取情报。比如如果要获得石勒的情报,就可以让商团去石勒营中买卖东西,顺便换取一些信息。同时,由于商团的关键节点就那么几个,所以可靠程度大大提高。

    那么商品是什么呢?那还用说,当然是燕燕的“祖传秘方”,

    而无论古今,酒精是军中必不可少的物资。不是所有人天生就敢于冲锋陷阵,所以临阵前,常常用烈酒壮胆。

    光在两晋这个短暂时期,就发生过两次惨烈的“酒后驾车事故”,一次是现在在洛阳耀武扬威的刘曜,十多年后在和石勒决战前喝多了酒,在喝醉的情况下大败被俘;一次则是未来郗鉴的对手苏峻,在喝多了酒之后,亲率数骑冲锋,结果死于乱矛之中。

    只要喝酒适量,一般还是不会出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问题。那么现在到处都是军队,而自己的白酒是这个时空绝无仅有的,那么找到买家是不成问题的。

    “燕燕,我们库存还有多少酒。”

    “现在窖藏大概三五十坛。”

    如果说是提供军队,显然远远不够。但如果是作为样品,那么足够让几个军头信服了。

    现在桓景需要知道的,是以他们的生产能力,足够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产酒吗?

    “用你的方法,酒的产量大概多高,要花多长时间?”

    “五升粮食大概能产一升酒。但是现在产量不太行,因为器具不太够”

    坦率地说,桓景没想到酿酒这么耗粮食。难怪之前曹操、朱元璋都曾经下过禁酒令,就是为了保证主粮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