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许昌行(四)

    在书记官的指引下,桓景和燕燕走进了地牢。

    地牢不大,走过一段阶梯,在狭长的通道旁,是七八间小囚室。空气中散发着潮湿的气味。

    “说实在的,你们这个情况有些奇怪”,书记官挠着头说,“首先我们不会管贩酒的事情。而且就算违背禁酒令,也不会抓到地牢,毕竟这里关的都是危重犯人。”

    那书记官年纪不大,但是言行举止间却透着一股子老教书先生的味道。看样子在加入石勒之前,他应该是个寒士。一路上他都在吹捧他们的军师张宾,看样子是个脑残粉。

    他将两人引到通道的尽头,发霉的木头隔栏后面,一个消瘦的人衣衫褴褛,披散着头发。

    那正是唐泰斯。他被折磨得面容憔悴,桓景差点没认出来。

    他是头一次见到古时候的犯人,多少有些惊讶,瞪大了眼睛。

    “少坞主,你可算来了”,唐泰斯紧抓着隔栏,“这些天我好苦啊。”

    “没事儿,现在就把你放出来”,书记官一面用钥匙开着锁,一面望向桓景,“你们确定没认错吧。”

    “我确定没有。对了,老唐,你是怎么被抓进来的?”

    “我刚来的那天,和小厮带着一车酒,在东门检查的时候,一开始一切都还顺利,就是那检查的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这个时候一个军爷经过,说我可能违背了禁酒令,不过这个事可以商量。

    “然后,我被拉到了一个衙门。那个衙门还挺宽阔,那军爷叫我等等,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大官一样的人。他说叫我不要着急,无非有些手续问题,要我在厅堂先等。”

    “那么是怎么就被关到地牢了呢”,桓景觉得唐泰斯有些过分啰嗦了,赶快催促他进入正题。

    “我正说着呢。我当时等了一刻左右,只见几个大汉闯进了厅堂,不由分说,直接把我拖出了厅堂。他们把我的头用布蒙住,带上了一辆马车,然后送进了地牢。”

    “就这样?”桓景未免觉得这转折也太快了。

    “就是这样,而且没有审讯。幸好我当时叫小厮在外面等着,他估计见情况不对,就跑回去报信了。”

    “所以我们才知道你在这里”,桓景转头面向书记官,“话说,你们这里也太粗暴了吧。”

    “我保证,这个绝对不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我们军师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又来了,桓景心想,这书记官已经不是第一次吹张宾了。

    “对了,老唐,你对那衙门可有印象?”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燕燕发话了。

    “我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那个衙门里面特别豪华。不像衙门,倒像个王府,到处都是金银装饰的东西。我还想着,石勒的官原来都这么奢侈。”

    “瞎说”,书记官斥责道,“我们军师手下就没有这样的官。”

    也就是说,抓人的不是张宾那个官吏系统的,桓景暗忖。

    “对了,你刚刚说,他们把你的头用布蒙住。你确定蒙的是头,而不是眼睛?”燕燕继续追问。

    “确切地说,是脸”,唐泰斯指正道,“他们好像全程都不想让别人看见我的脸。”

    燕燕微微一笑,“那你全程也没有看到什么人和你长相相似喽。”

    “没有。”

    她一转身,指着书记官,“你们军中,管东门的是谁?”

    “把守各个城门的,都是大将军本人的亲信。我不记得是石堪还是石虎了。不对应该不是石虎,他应该管的是大将军府上的事情。”

    也就是说,把守东门的是石堪。燕燕和桓景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

    书记官指着唐泰斯说,“嘿,你别说。那石堪长得还有几分像你们这位朋友。”

    也亏得唐泰斯在狱中被折磨得变了样,这书记官才没有第一眼发现石堪和他的相似之处。

    “这石堪什么来历?我听说他不是石勒亲儿子?”

    “废话。大将军就比石堪大几岁,怎么可能是他亲爹。我听说,石堪之前大将军在北方行侠仗义的时候,收的养子。他本名好像叫什么田嘎拉,记不清了,反正是个胡人名字。”

    好家伙,之前石勒在河北做强盗的经历,被书记官一说就成了行侠仗义。桓景心想,这读书人的嘴真是厉害。

    “好了,不管是石虎抓的你们,还是石勒抓的你们。反正现在是军师手下的我把你们放了”,书记官接着打开了唐泰斯的镣铐,“你们出去之后,可别说军师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