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机关生活

    韩冬是不知如何走出黄妓院的办公室的,分工充满了明显歧视与敌意。他此刻内心填充的是愤愤的不平,妈的,小小的办公室主任竟如此耀武扬威。

    身边的马新荣更是一脸的疑惑:这小子刚分来,不见的与黄主任有过结啊,别人都能进科室学业务,咋让韩冬扮演了一个清洁工的"好活“呢?机关太复杂,真他妈的小心黄妓院这狼崽子,说不定哪天咬了老娘。唉,韩冬惨了。

    这就是女人天然的同情心,没有思想框框,只是道义的使然。

    韩冬住在政府一楼一间废弃的杂物间,环境极差,但他已很满足了。天,一日日的变凉,有个窝了就不用在家与单位间艰难穿梭了。

    早上7点,韩冬准时起床。先从二楼包玉来书记的办公室开始打扫清理,倒痰盂,清纸瘘,抹净桌几沙发。先用温拖把清洁地面,然后再用干的拖把吸干地面的水珠。打开窗户,让屋内空气清新一下,满屋子的烟草味降低点浓度。

    打扫完包玉来的办公室就是潘春见的,他是党委副书记,乡长,二把手。整天一副笑咪咪的样子,从不批评人,没有包玉来独断专行的样子。

    三把手叫张一群,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务工作及党政办。名义上好听,其实他什么也多不了。包书记亲自抓人事,黄妓院主管党政办,妓院眼里只有包玉来,副书记算个球。

    黄妓院是土生土长的马背人,社会关系网极其复杂。再加上其老爷子黄大富是政府的老人,这小子初中没毕业就直接进政府当了领导的通讯员。由于人机灵会玩,不久转正,当上了党政办主任。黄妓院很会些手段,土管所,矿管所,民政办,派出所,计生办等部门负责人全成了拜把子兄弟。

    小到中层副职的升迁,大到预备党员的转正,副科干部的提拔,都离不开黄妓院的推波助澜。得罪了谁都行,可千万别得罪了黄妓院,他要使个绊子,在马背乡的政治生命也就倒计时了。

    张一群和黄妓院每一次争斗,张一群都输得好残。这一次职务调整张一群兼了政协主席,名义上职务提到了正科,明眼人都知道张一群已是二线了,副书记职务的让出那是早晚的事。

    韩冬每次看到张一群那颓废的眼神时,他觉得这个人着实的可怜。

    当他看到张一群面见下属时那官气十足高高在上的样子时,心中暗骂:妈的,有了实权你他娘还不上了天。

    怜悯之心,顷刻间无影无踪了。

    组织委员姚艳华的房间是所有科级干部中最整洁的。里面芳香四溢,精美的图书放满了书橱。这是韩冬最想打扫的房间,尤其每天看见姚委员那曼妙的身体,长长的青发,他的心在嘭嘭打鼓。

    二十六岁的姚艳华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美丽冷艳,对工作热情似火,很想有番作为。但现实的一切,束缚她的手脚,满腔的激情,二年来在马背逐渐消散。

    她经常和韩冬聊天,聊生活,谈感受,重拾大学时代种种美好。从韩冬身上她看见自己也曾经的单纯幼稚善良,和曾经的无知无畏。

    看着韩冬因长期沾水而冻裂的双手,姚艳华不是滋味。这个本来该拿手术刀扫除病魔的手,却如今却紧握拖把成了一名拥有干部身份的清洁工,这是历史的进步吗?还是时代的悲哀?

    她一把抓住韩冬的手,把冻裂霜一层层涂抹在韩冬那裂口的手面上。脸上挂满了滚烫的泪花。

    腊月的气温太低了,但那天的韩冬却是格外的温暖。这是上班几个月最高兴的一天。

    打扫完二楼的卫生,还要清理一楼的党政办。黄主任说了:党政办是政府的脸,脸要天天洗,胡子要天天刮,办公室要保证绝对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