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章 烂摊子

    韩冬有说不出的郁闷,上花林是全乡最差的服务区不说,还要和黄妓院搭班工作。在党政办就受够了他的yín威,这下好了,在上花林还要受其奴役指使,这下彻底的杯具了啊。

    不是冤家不聚头。命运中该有的事,想躲也躲不开。黄妓院并不欣赏小韩冬,总认为大学生就是他妈的花拳绣腿,缺乏实战,一遇上事准他娘的吓得屁滚尿流。大学生就是一帮耍嘴的家伙,中看不中用。

    上花林服务区的工作环境是全乡最复杂的。上几届服务区书记都是风风光光的去,歪头栽脸的走。黄妓院可不想被放倒在这里,他要重树威信,积蓄力量,杀回乡机关,赢得曾经的尊严。

    既然老板把韩冬放在了自己手下,那就“好好照顾"他,那就让他包保服务区最烂的村——戏楼村。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像韩冬这样优秀的毕业生就要用在急难险重的一线村。这是黄妓院在服务区第一次全体人员会议的原话。

    服务区没有傻干部,看得出黄妓院与韩冬真的不对付。以后有韩冬穿的小鞋,黄妓院真他妈的不是东西,和小孩子计较,还嫌栽的不够啊。这个人就是服务区老干部李兆柱,他一向看不惯黄妓院那一副舔上不舔下的丑恶嘴脸。他对韩冬平素就有一种亲切感,小伙子谦虚能干,对老同志尊敬有加,学识高,在基层稍加锻炼,日后必成大器。

    你狗日的黄妓院算个啥?大字不识一箩筐,就靠你有个好爹,给你办了合同制,否则的话,你黄妓院还不知道在哪个工地抱砖呢。

    李兆柱越想越气。他黄妓院霸占了党政办主任多年,他本人身份限制无法提拔副科,但别人也不能越坎而上啊,耽误了整整几届学生。当然包括中专毕业的李兆柱。

    看到韩冬,李兆柱忆起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他要帮助韩冬,对他来说就是在帮助曾经的自己。再说,五十多岁的他,还怕啥呢?

    上花林服务区辖五个行政村,戏楼村,刘街村,蔡庄村,上花林村,薛屯村。三面环山,仅有一条沟沟坎坎的沙石路通往金嘉线。

    晴天时,自行车行驶在沙石路上如迪斯科跳舞。雨天,坑坑洼洼,无人敢走。道路的不畅,限制了几个村经济的发展,而戏楼村正好处在大山的最深处。

    上花林服务区的光棍汉在全乡最多的,而光棍最多的还数戏楼村。三家中就有一个光棍汉,全村竟有四五十的光棍汉。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走访的日子里,韩冬的心里不是滋味。

    李兆柱全程陪访。在他心里韩冬就是棵好苗子,不能让某些人的污水淹了它。

    韩冬对李兆柱充满了感激。上帝在给你关闭所有门的同时,还给你留了一扇窗。人啥时能叫尿憋死呢。

    用了三天三夜,韩冬和李兆柱走访了戏楼村的家家户户,记录本上写的密密麻麻,谁家的苦,哪家的难,谁家有几个劳动力,哪家有懂技术的行家,王家与李家的仇疙瘩,张家与刘家生活诉求等等,韩冬是一笔笔记录在案。

    李兆柱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要是马背乡多几个这样的好苗子,全乡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还不是指日可待?

    韩冬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召开了驻村入户以来,第一次戏楼村村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