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古代的近眼们

    “叆叇”一词原是形容云彩的,到了宋朝,成了“眼镜”的代名词,这个题的意思,估计是想顾客们回答古代的近视眼。

    因为这两个字比较生僻,所以电视上显示出了读音,但这已经完全超出阴嫚的知识范围了,她只是带着笑看着周围的顾客们。

    顾客中,女子居多,有的跟她穿着一样的古装,有的跟夏栗子穿得差不多,但不管装束,都是一副明朗朝气的模样,让人不自觉羡慕她们身上的生命力。

    此刻,大多数人正在用手机搜索这个词的意思,在店内寂静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有人开始回答问题:

    “李白是不是呀?”“应该不是吧,他天天出去玩。”“可是他‘疑是地上霜’啊!”

    “我觉得杜甫肯定是!他肯定天天认真读书。”

    “欧阳修。有资料明确证明他是近视眼。”

    “纪晓岚应该是吧。我看电视剧里他有戴眼镜的镜头。”

    “陆游好像也是,据说他为此每天晚上都早早睡觉。”

    “白居易写的诗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只知道王安石是近视眼,好像还闹出过笑话,就是不知道是正史还是野史了。”

    “苏轼做官那么久,估计很危险,我猜一个他。”

    被提到的各位有的知道“叆叇”的意思,明白为什么提自己,有的已经戴上了眼镜,而有的还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这个词扯上关系。

    回答问题的前五位已经拿到了礼物,主持人给大家解释了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并科普了一下古代的近视眼。

    秦,主持人的解释跟始皇的情况差不多能对上。始皇天天熬夜批竹简,视力的确是有些不如往常,他以为是劳累,歇歇就好,没想到并不是那么简单。

    汉,刘彻向来劳逸结合,所以完全没有什么近视的征兆,此刻他正满脸同情地看向文臣们:“若是看不清楚也太痛苦了,众位爱卿可要保重。”

    大臣们:那陛下您为什么不给我们减轻一下工作呢?

    唐,武将还好,文臣和李世民都十分郁闷地听着主持人的讲解,他们也不想变成觑觑眼,可是政事实在是太忙碌了啊。

    李白听完解释愣了一下,然后毫不犹豫地继续喝酒,没关系,一醉解万法,指不定酒醒了,就有办法了呢。

    年轻的杜甫原本边看直播边读书,听了主持人的话,默默把书拿远了一点,他可不想日后提笔写诗还要趴在桌子上写。

    白居易此刻已经如主持人所说站在门口晒太阳,内心十分怀疑:这样真的有用吗?

    宋,苏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怪不得被贬谪后不怎么需要干活的日子,他感觉看东西都清楚了不少呢。

    王安石没什么反应,继续进行变法相关的工作:关键时刻,他不能松懈。

    欧阳修的近视已经很严重了,在直播没出现之前,他只能听书童给他读书。而系统给的随身小屏幕无论放多远他都能看清,已经很满足了。如今听着主持人的话,他开始考虑给自己弄一副眼镜来。

    他的想法跟陆游不谋而合,陆游现在也在想着这个问题。毕竟他上次亲猫儿,把屁股当成了头!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再发生,他很需要叆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