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7章 道士入京


    “珍珠奶茶,女庄特色甜品珍珠奶茶!今日有好多口味,快来买啊!”

    声音刚传来,一群孩子便哗啦啦跑过去。

    陈药师:“……”

    呀,又想买了。

    等到陈药师出了鄂县,浑身上下已无一分银钱。

    “老道今日该住在哪?”他本想在鄂县住一晚上,明日再赶路,但现在他逃了出来。

    若是继续在鄂县呆着,他恐怕要从身无分文变成负债累累。

    唯一的好消息是,他买了好多吃食,暂且不用担心饿肚子。

    正长吁短叹,那边从山上下来一群人。

    “那是……”陈药师蹭的起身:“同道中人!”

    “道友!道友!”陈药师跑的欢快,这些人必定是去长安的,往上追溯,大家道统说不准都是一家,捎他一程,有何不可?

    远处,闲云子动了动耳朵,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

    ……

    骊山脚下,女庄印刷工厂。

    李世民今日是独自前来,兕子病了,新城在哭闹,长孙皇后实在走不开。

    “兄长且看。”李茵将印版放入机器,开始印刷。

    不大会儿,几十张印好的四开大纸便被呈上,李茵亲自裁剪,装订,用的是线装。

    她也想胶装,只是目前没有那么多橡胶,得省着用,并非不愿花钱购买,而是如今整个大唐,或者说亚洲地区,都搞不来太多,加再多的钱都没用。

    动物皮制作的胶成本太高,浆糊黏着力又不行。

    还不如用线装订。

    李世民瞪大眼睛,看得啧啧称奇。

    如今工部用的是雕版和活字,活字还是义妹提出来的,但无论是哪种,都需要大家一张纸一张纸地上碾子滚压,效率和印刷机一比,简直如同蜗牛。

    “义妹,这种机子可否大量生产?”李世民想到的更多,若是天下人都能轻易拿到书籍,那些名门望族算得了什么?

    所谓知识封锁,便是无稽之谈。

    “兄长,目前不可,再过些时日,等生产技术提高了,便可大肆生产。”李茵递给李世民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此书应传遍十道。”

    李世民看过这个手册,各个版本的在宫中都有收藏。

    “义妹,官府向庄子买此书,每个村庄都至少应有一本。”

    如今医疗条件不行,而且大人懂得也少。

    家里小孩子打喷嚏,大人不当回事儿,总觉得熬熬就过去了,或者受了伤磕磕碰碰,用水冲一冲便不管。

    于是总有些孩子莫名发热,然后夭折。

    还有孕妇生产时,大家只懂得加油打气,好多稳婆都是合眼摸象,这样怎能顺利生出娃娃呢?

    十个孕妇里就得有一两个一尸两命的。

    “应当如此,每本按照成本价来算。”

    如今庄上的书籍成本并不高,两张4开纸成本才1文,一本医生手册双面印字,三张4开纸足够,加上油墨费和人工费,成本可压至不到5文。

    李茵给官府5文一本,一万本也才50两银子。

    李世民无论是用内帑买,还是国库出钱,都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