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7章 村学

    “见过大人!”

    村长弯腰作揖。

    “起身说话吧。”

    “谢大人!”

    村长直起身子,对着县令道:“好叫大人知道,宋康母亲已无大碍。

    等家里头安顿好,就来拜见大人。”

    “行,本县知晓了。”

    “如今日头尚早,不知大人可否有兴趣到我们村村学一观?”

    这是赵宗茂绞尽脑汁想到的说辞。

    “哦?你们村居然有村学?”县令果然被勾起了兴致。

    “也算不上是村学。”

    村长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就是一个村里人读书认字的地方,跟县里的学府比不了,咱们念书就是争取不当睁眼瞎。”

    “那你领我看看去。”

    “是,大人请。”

    村长领着县令和师爷二人,后面还跟了两个衙役,往村尾走去。

    “咱们村的村学其实就是宋家的老宅。”

    见县令并没有打断的意思,村长继续道:“宋康的祖父母是前朝末,从北方逃难来的我们村。

    他祖父身子不好,祖母来的时候就有身孕。

    族叔怜悯他们不易,宋康祖父看着也是个读书人,就让族里的人把孩子送到宋家,族里出些柴火米面当作束修。”

    “大人小心脚下。”

    经过一处排水沟,村长赶忙提醒。

    县令摆摆手表示不碍事,示意村长继续讲。

    “后来,宋康父亲出生了。

    可是,娘胎里带来的弱气,身体更加不好。”

    宋康祖父在外边找了个修复字画的活计,不用奔波劳累,又可以照看妻小。

    村子里教书的活也没落下。

    宋康父亲也是参加了科举的,强撑着考了秀才,身子实在跟不上,就没继续考下去。

    宋康祖父在宋康父亲考上秀才不久就病逝了。

    宋康父亲身体比他祖父还要差些,没法外出做活计,族叔就让他继续在村里教孩子。”

    “你们那位族叔是个心善的。也是有远见的!”

    县令忍不住评价道。

    “是啊,咱们村确实得多亏了他!”

    村长感叹了一句,又说回了宋家:“看我,大人这边走。”

    “宋康的父亲跟草民同一年的,只可惜三十出头就没了。

    宋康就是靠着寡母拉扯大,好在这孩子身子结实。

    生活再难,他母亲都坚持送他去念书。

    他外出念书这几年,村里的学堂也没停掉,只是,只在他放假的时候开。”

    “大人,前面就是宋家老宅了。”

    一行人到老宅的时候,宋老太已经等在了院子里。

    知县走进院子,免了宋老太的礼,不经意地看到宋老太额头肿胀的包,关心地问道:“宋氏,你这头是怎么回事?”

    宋老太行礼谢过,“劳大人关心,昨天夜里黑,不小心磕的。”

    “那平时得多注意。”县令叮嘱完便略过不提。

    县令背着手,开始四处打量。

    “这一路走来,似乎只有宋家是带院子的,别家都是门前一块稻场。”

    “回大人话,我家祖上是北方人,家里老人习惯了院子,所以房子盖的时候都带上了院子。”

    “听闻你也姓宋,娘家可是长乐乡宋桥村人。”

    “回大人话,民妇是幼年走失,有幸被宋家收养,便姓了宋。”

    县令听到回话微微皱眉,这么说来,宋康的母亲居然是童养媳?

    县令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些。

    “赵村长,村学里平时都学什么?”师爷感受到县令的心思开口道。

    不是在跟宋老太说话吗?

    村长一脸意外抬起头。

    县令自个已经在往屋里走了,村长来不及多想,赶紧跟上。

    “村学从宋老太爷开始,教什么都是先生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