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母亲的艰难生活(六)

    幸福时人人常常流连过往,沉迷于记忆里。苦难的日子,却希望时间不停歇向前奔去。前面的日子虽然未知,但却充满幸福的希望。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到1976年。母亲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说也怪,母亲隔三年怀一胎,时间不多不少,每个孩子都相差三岁。可三个孩子清一色都是丫头片子。前些年,公公带着没有孙子的遗憾撒手人寰,如今躺在床上病歪歪的婆婆,每天瞅见满屋子跑得丫头片子就唉声叹气,再瞅瞅又有身孕的媳妇子又充满了希望,每天念叨:“三媳妇子,你说你那肚子多不争气,净身女娃,赔钱货!这胎你要生个带把的,我好安生闭眼,到那头也有脸见你爹。”

    挺着肚子忙得团团转的母亲不高兴了:“娘哎!这生男生女村里大喇叭都广播了,全看老爷们儿,你咋不怨你儿嘞!再说,你倒生了三个儿,一个儿也靠不上,到头来,还是我这个女儿身的媳妇子,鞍前马后地伺候你,你养儿有啥用嘞!

    母亲几句话呛得婆婆动了怒,剧烈的咳嗽起来,母亲赶紧上前把婆婆扶起来,抚着她的胸口:“娘哎!我错了,别把刚吃的药吐出来,药贵着嘞!”

    婆婆似乎觉得自己归期将近,有再多企盼,说再多说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她又默默地躺下,空洞的眼睛睁得老大,盯着屋顶几根粗大的房梁,继续陷入长长的沉默中去。

    婆婆的身子骨越来越弱了,一天进不了几口食,躺在床上偶尔**几句,母亲身体也越来越沉,家里除了老的,就是小的,再有就是她这个身怀六甲的孕妇。母亲知道婆婆的时日不多了,就捎信让父亲赶紧回来,这么大的事,她一个女人家怎么做得了主。母亲手里的活计就没有停歇过,一面要给婆婆准备“装老衣”,一面缝缝补补,拆拆洗洗迎接新生命。偶尔和自己要好的媳妇子也能过来帮衬一下,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夏天,学生放暑假的空当,父亲终于回来了,有了父亲强有力臂膀的帮衬,母亲轻快多了,连婆婆的病似乎也有了起色,竟然能坐起来,和他儿子拉拉话,拉着儿子的手,眼睛一眼也舍不得从儿子脸上挪开。母亲觉得有男人的家才是完整的,幸福的,安心的。当初她背井离乡,铁了心的嫁到这穷乡僻壤,看中的绝不是父亲教员的身份,而是父亲这个人,哪怕他是庄稼地里挥洒汗水,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她也愿意跟他一辈子。可如今的丈夫一门心思放在自己拼打的事业上,置自己,以至于这个家而不顾,母亲决不能从丈夫一次次带回来的“好消息”中感到快乐,他只想让丈夫留在自己身边,和所有的农村家庭一样,踏实平安的过日子。

    转眼开学的日子到了,父亲又要启程了,母亲哀求道:“能不走吗?娘身体不好,我也要快生了!”

    父亲安慰道:“娘的病见好,你不是还得个把月,到时候我再回来!”

    母亲想想所有的担子都要压在她身上,大哭起来:“我这是什么日子?嫁男人有什么用,你到底拼的个啥,不见拿钱,不见拿粮,活计也帮不上,全要靠娘家接济。”

    母亲哀怨了半天见父亲不做声又劝到:“这几年日子好过点儿了,你把工作辞了,回家种地,政策也没有以前紧了,村里都有人养猪了,我们过几年孩子大了,也买几头小猪,我们也养,日子一定可以过好。”

    父亲听了发起怒来:“到底是没文化,见识短,眼光就放不远,你只顾眼前,只顾自己,你要想想孩子们,孩子们要读书呢!我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待在这个小村子里,不能像我们一样过一辈子,更不能像你一样一生做一个农民。”

    母亲悲痛越绝的喊道:“你终于说实话了,就是嫌弃我没有文化,这个家,哪一样不是我操心,你这是要做陈世美啊!”

    父亲看见母亲跳脚的样子,噗嗤笑了:“你还知道陈世美!”

    母亲继续愠怒道:“那戏文里唱过嘞,我就是不识字,不瞎不聋的,我要能读书,我大学也靠的上嘞!”

    父亲轻轻拍着母亲肩膀说:“我城里干着好着呢,我努努力,把孩子和你都接出去,我们离开这里,我们会有更好的生活,孩子们也会有更好的未来,他们真的不能像我们这样活一辈子嘞!”

    任由母亲如何牵绊,父亲还是决绝的走了。父亲没走几天,婆婆的病又不见好了,几副药吃下去,似乎病更重了,身边是绝不能离开人的,自己身体笨重的又要快生产了,地里还有一堆庄稼活,再看看屋里两个可怜的闺女,最大的丈夫带去城里读书了,二闺女六岁已经能去拾柴火,小闺女才三岁也能帮着端个碗差使着做点儿简单的活计,可还是无济于事。正是收秋粮的时候,若过几天下雨,秋粮收不进来,可就全烂在地里了,母亲心急如焚,但更坏的消息传来了。

    母亲永远记得那时1976年9月9日,本家大娘哭喊着奔进来对躺在床上的婆婆说:“天爷啊!天塌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了!”婆婆撑了几次没起来,惊呼道:“你说什么?毛主席没了!那可怎么办?这日本人又要打来了,那可怎么办?”又对母亲喊:“三儿媳妇子,带孩子赶紧藏到地窖里去,藏起来,怎么办?日本人打回来,谁保护咱们。”说着呜呜的苦起来,母亲也惊愕了,跟着掉起泪来,孩子们看见大人嚎,也跟着嚎起来,屋子里一派凄凉场景。可怜的人们,过去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像魔鬼一样缠绕在他们内心最深处,即使现在不能温饱,但最起码生活使宁静的,平安的,如今庇护他们的人去了,他们又怕回到那居无定所的日子里去,怎会不悲伤呢!

    在这巨大噩耗的打击下,婆婆彻底倒下了,药也灌不进去了,母亲一个女人家再没有注意,赶紧捎信让父亲回来。父亲接到信儿急匆匆往家赶。

    婆婆要去了,身边却没有一个儿子为她送行,别人嘴里儿子都是做大事的,都是公家人,要享福嘞。享啥福嘞,享啥福嘞,不享他们的福,倒是回来让老母亲瞧上一眼,好安心离去。婆婆心里始终牵绊的是自己的儿子,迟迟不肯烟气,母亲趴在耳边说:“娘,三儿在路上嘞!马上到。”婆婆点点头,浑浊的泪从枯瘦苍老的脸上落了下来。母亲哽咽着轻轻替她轻轻拭去,母亲想不通,这有文化的人怎么那么心硬嘞,自己娘要走嘞,没人会来看一眼吗?咋那没良心嘞!当父亲冲进家门时,母亲赶紧迎上去说:“娘等你嘞!”父亲跪在窗前轻轻叫道:“娘,我回来了!”婆婆用力睁开眼睛,拉过父亲的手,往父亲手里放了一件东西,顿时撒手人寰了。

    父亲展开手,原来是一张十块的纸币,母亲望见大哭起来:“娘啊娘,我鞍前马后伺候,你到底和我隔着心呢!”婆婆硬撑着是要把自己毕生的积蓄留给自己的儿子,父亲攥紧纸币,默默流起泪来。

    婆婆下葬不隔几日,母亲便诞下家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男丁,只可惜,盼了许久的婆婆终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孙子。三年后的清明节,母亲领着那个三岁的小男孩给婆婆上坟,坟头前对小男孩儿说:“跪下磕头!”小男孩乖乖磕了问道:“为什么要磕头。”母亲说:“这里住着你奶奶,以后妈也要住进去,而这个家只有你每年才有权利跪在这里,妈现在就要教给你如何给先人磕头。”“”那姐姐们呢?”小男孩在诧异地问?母亲摸摸他的头说道:“姐姐们是闺女,闺女是要嫁人的。”小男孩又拍拍母亲肚子:“妈,还有一个弟弟,在你肚子里呢!让他来磕。”母亲正在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母亲也盼望如孩子所言是个男丁,可没多久,母亲又生下一个闺女就是——妞。(未完待续)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