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九章 研究瓶颈

    在经历了废寝忘食的艰苦努力,三人都累得瘦了一圈后,500份酶样品实验终于顺利完成,数据也都拿到了。

    此时李骁将500份数据都输入电脑,然后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据,一时有些走神。

    数据是都拿到,可是用什么样的数学工具对它们进行分析呢?

    李骁揉了揉眉心,觉得有些头疼,这一周繁重的实验让他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此时两个眼圈都有些发黑了,感觉项目已经进入了瓶颈了。

    面对这些数据他已经尝试进行了分析,可是不论他换成什么样的数学模型,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似乎并不对路。

    “难道……真要放弃吗?”李骁感觉有些心力交瘁了。

    可要是就此放弃却还有些不甘心,毕竟项目已经推进到了最后一步,隐隐约约预感到就差一层窗户纸就能捅破了。

    叹了口气,就在他打算起身再冲泡一杯咖啡,换另外一种数学模型试试的时候,忽然电脑上弹出邮件通知。

    李骁下意识地点开一看,竟然是张锋从美国的来信,不由得眼睛一亮。

    原来自从论文发表后不久,作为审稿人之一的张锋立刻发来邮件表示祝贺;而李骁也对这位基因工程学界的大牛敬仰不已,马上就回信了。

    一方面张锋对李骁论文中提及的人体生物钟端粒酶控制理论非常感兴趣,因此向他问了不少这方面的问题;而李骁也对张锋发明的CRISPR-Cas9酶剪切技术非常感兴趣,也就此向他请教。

    于是你来我往的,双方就建立了密切的邮件往来,算上今天这封信,已经是张锋发来的第五封信了。

    一看到是张锋来信,李骁立刻嘴角微微翘起,这可算是最近一周枯燥繁重的实验工作之余,唯一能让他感觉放松惬意的事了。

    张锋比他年长近二十岁,又是华人身份旅居在美国,相同的文化背景,从事得又是同样的基因科研工作,再加上张锋睿智机敏的谈吐、对基因科技敏锐的把握和深厚的功底,无一不让李骁有遇到人生知己的感觉。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点开邮件,只见张锋写道:“李骁,有关你问我的CRISPR-Cas9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利用EGE技术将pCAG-LoP-XSTOP-loP-Tdtomato-WPRE-bGHpA插入至Rosa6位点的第一和第二外显子之间……”

    李骁认真看完这封信,顿时恍然大悟,为张锋的思维敏锐而叹服,立刻回信道:“多谢指教,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巧妙,有机会我实验后,会将实验结果告诉你,届时再进一步讨论。”

    邮件发完,李骁刚要起身泡咖啡,谁知对方的邮件秒回:“哈哈,好呀!对了,你的iGEM大赛准备得怎么样了?届时我会去波士顿充当评委,到时我们好好聊聊,你可一定要杀入决赛啊!”

    李骁苦笑摇头,自己眼下可是被裂解酶这道拦路虎给难住了,要是破解不了,临时改换项目,谁知道还能不能进入决赛啊?

    李骁忽然想到张锋身在美国,接触面比自己广,说不定能找到厉害的数学专家,给自己一些建议呢!

    于是他从500份数据里,节选了其中0份,发送给对方,并写道:“张锋你好,我现在在对这些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其中的隐藏规律,不过我试了几种数学模型,都无法有效分析,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建议?”(未完待续)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