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奇怪的动机

    传讯室里,刘郁白端庄的坐姿,漠然的表情,配上平缓而规律的呼吸,组合成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赵庆田进门看见他的瞬间,忍不住咧开了嘴角,莫名想到古代英勇赴义的士大夫,相传泰山崩于前,还能面不改色的那种。

    抬头冲师父勾了勾嘴角,算是一个微笑,然后回归到刚才的状态,低下头继续研究自己握着水笔的指尖,呃,弯曲的弧度好像不太自然,悄悄放松了发白的关节,刘郁白竭力隐藏着心底的紧张,实在不愿让坐在对面的学生有所发觉。

    “开始吧。”

    赵庆田的语调沉稳平静,毕竟这是他近三十年来最熟悉的工作内容。

    翻开附在记录表下面的文档,是每一个被讯问学生的资料,右上角还标明了需要重点确认的内容。

    光是整理这些,他们就熬了整整一个通宵。

    这次讯问过程中,刘郁白没有插过一句话,只负责维持形象以及观察对方的表情,虽然全程录影,但他相信很多时候,难以明喻的直觉,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和董晓悠的关系怎么样?”

    “你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火灾消息的?”

    “还记得那节课的最后,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吗?”

    “你觉得从宿舍楼走到教学楼,大概需要多久?”

    “麻烦在你面前的白纸上写几个数字,8211,对,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白磷燃烧的火焰是什么颜色的?”

    “上课过程中有没有离开过教室?”

    “你那天逃课去了哪里?”

    “和谁一起?有人帮你们签到吗?”

    “与她们宿舍里的哪一位女生关系比较好?”

    “体育课选修的什么内容?成绩怎么样?”

    “一个月的生活费有多少?”

    ……

    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中,夹杂着很多会对嫌疑人带来心理刺激的因素,每一位接受讯问的学生,即使在听到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刘郁白则在他们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信息。

    但结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乐观。

    也许是阅历有限,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一种非常紧张的情绪里进行回答,那种局促和不安,对赵庆田和刘郁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干扰。

    传讯结束之后,赵庆田把记录表和录像带分成了两组。

    “这些你带走,把所有可疑的地方记清楚,哦,别忘了标注上视频里的具体时间,明天晚上去我家里交换。”

    “师父,我绝对不是偷懒,只是想单纯地求证一下,你不觉得我这沓厚很多吗?”

    赵庆田抿着嘴唇,掂了掂两只手上的重量,却并没有露出羞愧的神情:“花坛里的东西化验出来了,我再去受害人家里一趟。”

    刘郁白眸光一闪,赶忙从师父手中接过自己的任务:“放心吧,保证眼都不眨,明天就整理出来!”

    “嗯。”貌似欣慰地点点头,看向对方的眼神却暗含驱逐的意味,“路上小心点儿。”

    没有挪动脚步,刘郁白反而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烧的什么东西啊?”

    赵庆田穿上外套,一本正经地敷衍:“好好看带子吧,现在知道太多反而会影响你的判断。”

    看着师父走远的背影,刘郁白纠结着要不要找化验科的同事打听一下。

    “算了,不就是等到明天么,万一师父说的对呢……”

    该怎么问出受害人刻意隐瞒的线索?握着方向盘,赵庆田神色凝重,竖在额头正中那条皱纹,深得像是一道疤痕。

    “上次在外面的花坛里,发现了黄纸烧过之后留下的残屑。”

    阔气的客厅,雕花的茶几,醇香的咖啡,午后的阳光洒在木质地板上,显得惬意而慵懒,而坐在落地窗前的女人,却因为赵庆田的开门见山,丢掉了方才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