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六章 鏖战

    我是阿斗

    看着孟公威远去的背影,我对黄忠道:“要不要也给他一箭?”

    黄忠愤道:“黄汉升岂是暗箭伤人之人?”

    我叹了口气,他可以射暗算我和惹怒他的那个阎姓之人,却不肯去射这个对我们威害更大的孟公威,只因为孟公威不是武人,只因为孟公威没有当面暗害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忠他们这些人,从骨子里都有一种傲气,一种正气,一种侠气,可是,正因为这种气,他们又往往会白白错失战场上的一些好机会。不过,算了,有阎艳在,想伤孟公威其实也是有些困难的。

    转瞬间,敌军,已冲上来了。与敌军一齐冲上的,还有阎艳阎彦明!他的那匹黑色的马,有如一条黑龙,如风卷地般冲在队伍的最前列。

    阎艳大喝:“黄汉升!我儿何在?”

    黄忠大叫:“便是那个诈城的娃娃不成,已被我射死矣!”

    阎艳大叫一声,挥矛向黄忠的方向冲来。黄忠则于大笑间摘下弓来。

    战场之上,鼓声如雷,人声如沸,突然溅起的血花似枝头的桃花,大朵大朵的绽放,重重的压折了人的目光。

    真正的战争来临了,我反而平静下来,正如那个让我恐惧的敌手孟公威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反而敢于直面正对、侃侃而谈一样。我只是站在那里,用无声的语言来给我的袍泽们以支持。或者,我们一起死,或者,我们迎来姜维等人的回归,迎来最后的胜利!

    现在,一切都要交到黄忠和战士们的手中了。

    父亲以“仁德”闻名天下,他在早期的军队管理中也奉行德治,手下几个将官都是兄弟相称,但结果却是屡战屡败。先生任军师后,实际承担了指挥军队的全责。为尽快在军中树立威信,并进而指挥好这只军队,先生确立了以法治军的基本原则。他“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以法治军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否则就无法克敌制胜,纵有良将也无能为力,一支军队“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也正因此,后世的史籍对先生练兵多有肯定:“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先生,现在就是检验您练兵成果的时候,能斗不能斗,就在此一举了!

    其实在这种战争里,我是没有任何插手的机会的。而在敌人四面八方同时进攻的这种攻防战里,也根本无从指挥,久经训练的益州战士们,自然知道如何来应对敌人的进攻,他们以伍为单位,井然有序的排列,威力更大的弩机使他们有了更远的攻击范围和更强大的穿透力,人言临敌不过三,也就是弩机自敌人进入射程之后,只能用三次,就要面对敌军的肉搏,无法再用了。但孔明先生教导的士兵,却以最快的速度轮流发射,大大增加了发射的次数。敌军在射程之外时,没有一个士兵会放出一支弩箭,但当他们进入有效射程之后,从天而落的箭雨便如蝗虫一样,扑天盖地的落了下来,穿透敌人单薄的皮甲,把敌人钉在地上。他们的每一次发射,几乎都使敌军损失惨重。

    仅仅眨眼之间,鹑觚城外便化为尸体的海洋。战争的血腥,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弩箭的威力,特别是孔明先生亲自训练出的弩兵的威力,其可怕之处是难以想象的,面对它,除了后退,便只有死!

    如果说,敌军的阵容之强大,会令人胆寒,那么眼下我军弩兵这种几乎是单方面的杀戳,则让人身心皆冷。在如雨的精准的弩箭面前,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一时间,天地间只有弩机的弦声、箭雨的呼啸声、射中**的钝声、濒死者的惨叫声。

    离城二百步,已成死地!已成绝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