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二、母亲到了

    梨花村小学的重建工程拉开了帷幕。为不影响正常行课,原校舍不动,新校舍建在操场上。等主体工程完成,再将旧校舍拆除,硬化后,作为操场。当然,不影响也不可能。施工时,哐当哐当的声音总能盖住讲课的声音。施工队员多是本村人,和老师、学生都很熟悉,说话做事不拘小节,又都是大嗓门,吹牛谈天的声音,比学生读书的声音还响。他们天生又爱管闲事。比如,正上课,窗外突然飘来一句,“狗日今天饭像没煮熟,老子差点拉裤子上!”学生伸长脖子大笑,课只好暂停。要么,教室本来很肃静,突然外面吆喝一声:“黑二娃,狗日上课张咣李咣的,回去跟妈你老汉说,打死你!”课堂又扰成一锅粥。

    那天,一建筑工人指着教室的孩子,大声说:“你们看,狗日“矮脚杆”的娃儿上课还折飞机!”“矮脚杆”的娃儿怕老师发现,赶紧将“飞机”塞进包里。不想,外面的人继续说:“狗日‘矮脚杆’和他婆娘都长得不咋样,生个娃儿还漂亮……”“有古言说‘歪竹子生直笋子’嘛。”“呃……‘矮脚杆’那婆娘跑了这么多年,写信回来没有?给不给她娃儿寄钱?”“寄铲铲的钱,听说,又嫁了男人,生了两个娃儿,自己还盘不活……”教室的学生听了,窃窃地笑。“矮脚杆”的儿子脸上挂不住,站起来,指着外面,破口大骂道:“放你妈的屁!x先人!你妈跑了!你婆跑了!”两边对骂起来。老师招呼了这边,那边又骂开了。外面的要打里面的,冲到了教室边。“矮脚杆”儿子也不示弱,早把文具盒攥在手里,憋足了气,咬紧了牙,摆出决一死拼的架势。伍老师挡住建筑工,其他老师也跑了出来。全校都无法上课。

    老黎老师批评建筑工道:“你一大男人,和一个小娃儿吵架,像什么话?”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建筑工灰溜溜走了。

    周育恒多次亲临工地,参与监督指导。偶尔与冷晏如碰面,彼此有些尴尬。有次,周局长看完现场,准备回县城。远远见冷晏如一颠一颠地提着水走近,便站住等她。

    “你考虑好了?”他想亲自确认,“那天喝多了,没把控好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对不起!你不要因此放弃梦想,我也不想因此失去一个人才。私人感情和工作,我还拎得清。调动你的工作,是因为你的能力。年轻人不要凭一时冲动,做令将来后悔的事。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谢谢局长信任。我想清楚了,我就一普通人,干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我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晏如放下水桶,扬着头,坚定地说。刚用了力,血液上升,她的脸红通通的。

    “这里很好吗?”他瞄了一眼桶里的水,水面飘着一片竹叶。

    她将竹叶拣出,扔在地上。

    “这里,很好,自由。”她轻松地笑了笑,看向那一树树挂满了青涩梨果的梨树。梨花早谢了,她想。

    “那好,保重!”他掖了掖手提包,头也没回地走了。他冷笑一声,心想,年轻人总有点理想主义。

    晏如提起水桶,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屋里。

    突然,窗外传来一群孩子兴奋的喊叫声,“冷老师,有人找你……”就像升国旗时,对着国旗唱国歌一般,激情昂扬。晏如迎了出来,母亲那瘦弱的身影,已由模糊变清晰。

    “妈……”她跑向母亲,兴奋地喊了一声,声音竟哽咽了。

    母亲也很激动,黑黄的脸涨成了红色。她加快步伐,可迈不动,背上沉甸甸的一大背。晏如接过背篼,抱住母亲。母亲被她紧紧环住,就像小鹿撞进了母鹿的怀抱。她第一次感到母亲这么瘦小,这么不能依靠。

    “哎哟,妈,你不会被大伯赶出来,要和我过了吧?背这么多……”

    母亲从女儿怀里挣脱,扯扯弄皱的衣服,理理凌乱的头发。她似乎又老了许多,雀斑洒在她沧桑的脸上,像日光穿过筛子,投射到大地的影子。她看不出母亲皮肤的颜色。在她记忆中,母亲永远是土头土脸的样子,头发梳得溜光,一成不变的大辫子,分列在脑袋两侧。

    “这个破地方,我才不来!”

    “哪里破了嘛?你看,新学校马上修好了,还是楼房呐!”她指着码了一大堆钢筋水泥的工地说。

    晏如从背篼翻出核桃、花生散发给围观的孩子。孩子们拿了吃的,也不离开,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晏如妈打量着这间狭窄的房屋,尽管收拾得很整洁、漂亮。墙上、床头都糊了白纸,桌子也是学生的课桌,铺上塑料纸,再压上玻璃,简净、朴实。仍掩饰不了墙面的破旧,室内的阴暗、潮湿。失望的情绪难以平复。她想,我辛辛苦苦将她抚养大,供她读书,经历的苦,一本书都写不完。原指望她也能像她小舅一样有出息。至少脱离农村,在一个相对繁华、富庶的地方生活才对。不想她竟到这么一个地方,偏僻、落后,交通不方便,吃水靠提,买肉买菜要走半天。还不如在东观村做个农民。

    “这里可美了。一到春天和秋天,梨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妈,你不知道,这里的梨树可神奇了,每年开两次花。传说,某皇帝避难来到这里,安居乐业,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人家皇帝都看得上的地方,应是风水宝地吧?我一平民,能来这里,是不是也成有福之人了?”见母亲不心动,她又拉开电灯开关,一盏白炽灯在屋顶塑料棚下发出一圈昏黄的光,“看嘛,梨花村免费为我安的电。新学校修好了,还要单独给我装修一套房,厕所、厨房都配备好。还要安自来水,以后用水就方便了。多好啊!”

    母亲不以为然,心里打着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