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61 章

    宋佳期是个想到就要干的个性,一都经不起拖延,如果让她今天想到了明天再干,那她今天就什么都干不成了。(手打)

    自从她发现要好好孝顺宋大海和王氏之后,更是把这份迟来的孝顺扩大到了整个宋家,包括一直对她挺好的,照顾她的张大娘一家。

    她记得宋大海一直腰疼,问过大夫后这腰要保暖。她就拆了她的旧棉袄,找弹棉花的重新弹了一遍后,给宋大海缝了个围腰。这活简单的很,头尾结上束绳,两层布夹薄薄一层棉花,一口气缝了两个给他替换,然后送到宋家去了。

    王氏拿着这东西翻来翻去的看,难掩酸气的:“你可对你爹真好啊,这都能想得到。”

    宋佳期一看王氏这么,赶紧走到她后面给她捏肩,王氏舒服的:“这边,这边再重。”

    她哄她:“妈,我知道你的肩也老疼,也给你缝了个东西呢。”

    王氏笑道:“你可别是也给我像你爹这样缝了个棉花垫,那东西围到脖子里可笑死人了。”

    宋佳期把东西拿出来,是一副云肩。

    云肩这东西以前她也就把它当成一种富家姑娘太太的装饰品,下面坠上各种流苏,上面精以刺绣,一般的劳动人民不戴这费事东西。

    但现在她发现这个可以披在王氏肩上,当个保暖的东西啊。

    王氏这个不像宋大海那个是穿在衣服里的,不要好看,只要好用就行。这副云肩她特地用了吴将军赏下来的布,上面又绣上百花,花了这么长时间也只做出来这一件。她有心对王氏好,当然做得百倍精心。

    王氏接过来,赞叹的连话都不出来了。“这东西真好,可我平常在家不用这么费事啊。”她嫌这东西不是在家用的,也就出门见客人吃喜酒什么的才佩戴的这么齐全。

    宋佳期一听就:“千万别!你就大大方方的戴!我这段时间只做了这一个,等我再做几个你换着戴。”她做出来以后就怕太漂亮了王氏舍不得用。

    王氏还是觉得不好:“我在家里戴,让你婶看见了该笑话我了。”

    主要是王氏平常的衣服没这么好的,戴上这副云肩有不伦不类。宋佳期只能叹气,决心回去再做两副简单朴素的,这个就让王氏压在箱底看吧。

    她前脚走,王氏美得想找人分享孩子的孝心,拿着这副云肩跑去找张大娘了,摊开给她看:“这是佳佳给我做的,我瞧她这手艺比以前好得多了啊。”

    张大娘先是一眼看见布了,嘴里道:“她都嫁人五六年了,孩子都生了三个了,手艺还不好吧,练也练出来了……哎,这布可不便宜啊,你给佳佳钱了?”

    “谁让你看布了?”王氏觉得张大娘不识货,转头继续夸宋佳期的手艺,边这绣得越来越灵了,这针脚多密啊,这滚边多匀称啊。

    张大娘一边带孙子一边听王氏夸,转了好几道转才听明白:“哦,这是佳佳心疼你的肩疼特意做的?”

    王氏美滋滋的笑着谦虚:“唉,这孩子就是想得多啊。”

    张大娘想笑,见王氏这个老姐妹这么高兴,乐得顺着她的话夸佳期:“想得多好啊,都生女儿是赔钱货,儿子哪里想得到这些?我就没这个福气喽!”

    王氏跟张大娘叹了一下午养儿不易,叹到后面又:“咱们的福气都在孩子身上,他们孝顺不孝顺都是处,能自己过得好,我们还求什么呢?”

    张大娘拍着怀里的孙子,一边头一边:“话是这么,要是孩子能记得孝顺,那不是更好吗?”

    宋佳期把泡脚的药方抄了好几遍,带着几包药让王氏分送给张大娘和几个婶婶。她自己则让招弟去打听那个听能治王氏和宋大海的腰腿的老大夫。

    老大夫年纪大了,平常不给人看病。宋佳期想了想,亲手做了几双鞋拿着去见那个老大夫了。鞋是比着宋家老爷子的尺寸做的。

    老大夫的儿媳妇领她进去,她把鞋放到老大夫的手边,她是为了爹娘来找大夫的。

    王氏和宋大海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是盼着他们能活到百岁再多陪陪我,这病易早不易迟,越早治,他们就能少受几年罪。望老大夫能全了我这份孝心。”

    宋佳期着就给老大夫跪下了。

    老大夫姓孙,跟孙婆婆倒是本家。人长得精瘦,头发、胡子看着都掉光了,可鬓边的头发却是黑的。他扶宋佳期起来,腰微弓,背着一只手,:“看着倒是个孝顺的。我这里孝顺儿子常有,孝顺女儿倒少见。”

    他让宋佳期坐下,问是亲爹娘?她答是。老大夫摸摸没几根的胡子,上下打量她,看得她稀里糊涂的。

    老大夫又问宋大海和王氏现在都到哪一步了,请他去看什么病,他本来以为都求到他这里了,怎么着也是病入膏肓,就等着他去活死人肉白骨。

    宋佳期很诚实的:“他们现在都还好。”

    老大夫眼一瞪,以为她糊弄他来了。

    宋佳期不明白,就按自己的心意。先是宋大海打了半辈子的仗,这肯定是重体力劳动,现在只是腰和腿有不舒服,再往后这越来越重不,其他的毛病也会慢慢显出来。

    然后是王氏。王氏前半辈子生孩子都是在逃命的路上生的,肯定那时已经伤了身了。宋佳期举起一只手:“在我前头,我娘生了三个都没养住。”

    等他们在京城里安顿好了,王氏也是没有一天闲下来。先是生了她和弟弟天保,到现在侍候公婆照顾孩子,每天都没有一刻轻松。

    老大夫听她了这么多,皱眉道:“听你这意思,是找我给你爹娘补身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