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十娘出嫁

    “起行!”

随着侍官高昂的声音,这个送亲队伍在百官及民众注视的目光中迈出了沉重的步伐。

这已经是恭王第是十个女儿出嫁了,从燕国公主到如今的温国公主,夏国的百姓在短短五年中竟然亲眼看到了十位公主的出嫁,却怎么也看不到用“和亲”换回来的和平。他们的王上,居然在温国公主临行的夜晚说:“难为孤的女儿生得如此漂亮。”

一个月前,蔡王以“岁贡不公”为由,对夏国兴兵事。驻守边境宛城的守边大将康大同联合各路州军大挫蔡国先锋,活捉其先锋大将云狼。当百姓们看到夏国复兴一丝希望的时候,夏王康全竟然将云狼送还并答应蔡国的和亲要求和增加岁贡。可想而知,百姓是如何的愤怒,百官是如何的羞辱。以至于穿官袍的走在街上被无数双愤怒的眼神关注,这种感觉让官员们连吃饭都如坐针毡。最惨的莫过于钦定的送亲使康时,百姓不敢对王上不满,只能将满身的怨气发泄在了这位送亲使身上。不论卖菜的还是茶楼酒店的,一见是康府人,就拒绝与其做生意,并报以厌恶的眼神,背后更加指指点点。搞得康时很长时间都不敢出门,连王上都直接恩旨他不用上朝,或许有了这个替罪羊,满朝文武都疏了口气。

目送着温国公主的玉栾缓缓步出城门,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此辱何时得报!”满街百姓跟着齐声大叫:“夏国懦弱,让我等无颜面对怀帝!”随即呼啦啦的跪满街旁放声大哭,哭声绵延千里,好似整个国家都在哭泣一般。

伫立在宫门前的百官不知所措的齐刷刷望向为首的几位宰相,春官长颜回回想起几年来自己支持的改革不仅没有让夏国复兴,反而更让国内矛盾日盛,民生凋敝如斯,不由得羞愧着低下头去。秋官长李元扯了扯冢宰元荣得衣袖,元荣看了看他,点了点头,快步行至玉栾前,跪下道:“公主,臣等无能,让公主受屈,让王上蒙羞。臣等一定竭尽所能,复兴大夏,鞠躬尽瘁!”说罢低泣起来。百官非常一致协调的下跪叩头:“臣等一定竭尽所能,复兴大夏,鞠躬尽瘁!”

“众卿家快请起身。”帘内传来温国公主温柔的声音。

“臣等跪送公主。”

康时想要尽快逃离这片哭声,命令道:“往蔡国路途遥远,恐误时辰,加快脚步!”

送亲队伍的兵卒也许和他想法一样,都匆忙加快步伐,不多久,队伍彻底消失在了田野之间。

“十一娘,十里送别,你也该回去了,免得母后挂牵。”玉栾内的温国公主拉着十一娘的手温言道。

十一娘,夏王第十一个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年芳十三。当世名士司马衍曾经说过“此女可为王。”可见与其十个姐姐,十一娘有着过人的资质。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十一娘,司马先生很器重你,此番转回,一定要请教于他。王上无道,亦切不可行不孝之事,母后无依,一定要多加相慰。望十一娘有朝一日能应司马先生所言,执掌庙堂,远小人亲贤臣。夏国复兴全耐妹妹今后之社稷。”温国公主嘤嘤嘱托,因为她也深知,此番远嫁,恐怕没有再见十一娘之日。上至庙堂,下至民间,她都一清二楚,只是无奈于自己能力所限,只能将希望托付在了这个从小有别于姐姐们的妹妹身上。

“王上无道,亲小人远贤臣,后宫日日歌舞,夜夜寻欢,不理朝政,不问民生,将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冢宰。元荣亲友在地方勾结匪类,祸害乡里,残害百姓。其在朝内一手遮天,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百官为其马首是瞻,不敢有半句不二之言,如若不然,必定官位不保,流放他方。王上如此,百官亦是如此,长此以往,夏国何以不亡?如若十一娘今后能有幸居于庙堂之上,必定先将奸臣诛灭,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匡扶大夏。”十一娘小小的脸蛋上尽显决然之色。

十娘叹了口气,凝视着这个小妹。如今的十一娘不再是以前那个用一颗糖就能止住哭泣的小女孩了,她有她的思想,也有她自己的追求。突然,十娘发觉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如若十一娘志不紧在框复大夏,那有一天,她还能重回此地,还能像现在一样,牵着小妹的手。

王后没有哭,她紧紧的抱着小女儿,不停得念:“十娘,十一娘。”这个可怜的王后,在嫁进康家之前,还曾是一个幻想着美丽爱情的小姑娘。三十多年过去了,除了每月与王上的例行以外,几乎就没有见过王上的面,长期独居在深宫中,见惯了后宫的争风吃醋,阿谀奉承,什么爱情梦幻,早就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唯一能够令她欣慰的,也就是自己的十一个女儿,可是,看着女儿们长大后,一个接着一个被送去嫁给自己一个根本没见过的男人,身为母亲,又是一个经历过同样事情的母亲,当然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痛苦。这位王后是有着十一个女儿的伟大母亲,也是一个失去了十个女儿的凄凉母亲。

“十一娘,你离开王宫吧,不要呆在这里。”王后仿佛下了很大决心。

十一娘愕然看着母后:“为什么?难不成王上也要把我嫁出去不成?他可没有继承人了。”十一娘半开着玩笑。

王后叹了口气:“女儿啊,你还不明白吗?夏国早亡了。”她没有说太多的话,但是十一娘却听懂了。这个恭王,从即位开始,就没有正式的帝号,这是其他大国对夏国的一种侮辱。而这个恭王,已经荒唐的让人无法去认同他是一个王,反正夏国名存实亡,就算当一个亡国君,可能他也不会去在乎,那又怎么会在乎有没有继承人呢?如果十一娘也能给他换来哪怕是一天的欢娱,他也会毫不犹豫得送出去。

“母后,您不要太过担心,我想夏国还有希望的。”

“但愿吧,十一娘,只有你出宫,夏国才有希望。”能说出这一句,不表示王后有多好的眼光,可能全国百姓都是这么想的,也说明,夏国的国势,已经不能用恶劣来形容了。能够为夏国留下一个希望,对王室,对官员,对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而这个希望,正是眼前这个十一娘。

“王后召见?”颜回合上书,惊讶的望向管家,“王后从不召见外臣,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怎么会突然召见?”他心里这么想着,口中却道:“我这就更衣进宫。”

颜回随着前来传旨的内侍跨进王后的寝宫,面对着寝帘跪下道:“臣奉召前来。”

“爱卿平身,赐坐。”

颜回理了理衣冠,盘膝而坐,弯腰行礼道:“不知娘娘召见,是否后宫用度有问题?这应该是秋官长负责,娘娘怎么……”

“颜大人,今日是本宫有私事相托。”王后打断他的话,吩咐内侍退下,“本宫素知大人贤明,请教大人,觉得十一娘这孩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