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灯火阑珊处

    “阁下,你赢了,带着林娘子她们走吧!”高山长长叹了一口气,沉声道:“希望你能谨守诺言,离开汴梁城之后,尽快把高某的弟弟放回来。”

    “高虞候,万万使不得,如果此人带走了林娘子之后,又杀了小衙内为豹子头林冲和林娘子泄愤,那我等就欲哭无泪了!”燕十八拱手劝道:“望高虞候三思而后行。”

    “高某不放人又能如何?毕竟高洁在他们手中,我还有别的选择吗?”高山苦笑着摇了摇头。

    “属下有一个办法,只是不知高虞候能不能狠下心来?”燕十八嘿嘿一笑,道:“高虞候可让这厮在半个时辰之内,将小衙内送到这里来。如果他们送不来,每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割下林娘子身上一个物件,先是左耳,接着是右耳,再下来就是鼻子、眼睛、手指、脚趾等等,属下就不相信,这厮能眼睁睁看着林娘子被属下一寸寸地割了!”

    燕十八话音未落,那边锦儿已经骂出声来:“你们这帮没有人性的东西,这种事也做得出来?也不怕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林娘子则大声对晁盖说道:“这位英雄,不要管我,你快走!见到我家相公之后,让他好好活着,不要以我为念!我生是林家人,死是林家鬼!”林娘子说着,挣扎着就要往汴河里跳。可是,却被牛邦喜一把拉住,再也动弹不得。

    “想死?没那么容易!”燕十八身形如电,一把卸下了林娘子的下颌骨,防止她咬舌自尽。

    高山的脸色变得铁青,涩声道;“阁下,高某本来不想这样做的,可是你却在一直挑战高某的底线!”

    晁盖闻听此言,不禁暗暗叫苦,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看着林娘子受到任何的伤害。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硬抢?对方除了高山和牛邦喜之外,还有四大高手,特别是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一身武艺恐怕不止天王李成之下。难道自己真的要向高山他们妥协吗?以人换人并不是不可以,只是高衙内一旦脱险,凭高山的手段,他绝不会放任自己带着林娘子离开,到了那时,还是救不出林娘子。

    晁盖左思右想,不由一咬牙,心中暗道:“横竖都是死,还不如赌他一把,看哪个能沉得住气?”他想到这里,索性高声大笑起来;“燕十八的法子的确不错,那就来吧!反正某和豹子头林冲只是朋友而已,你们就是把林娘子大卸八块,他也不能埋怨到某的头上!”

    “是吗?高某怎么觉得阁下底气不是很足呢?”高山一挥手,沉声道:“燕十八,既然这厮不识抬举,你就马上开始吧,先割下林娘子一只耳朵来!”

    “好啊,某正想看一场好戏呢!”晁盖抚掌大笑道:“不过,某丑话说在前头,你们割林娘子一只耳朵,某就割高衙内两只耳朵!”

    高山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明白晁盖敢如此说必有所持。而燕十八则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厮真会说大话,小衙内不知被你藏在了哪里?可是肯定不会在石板桥附近,你如何能够去割小衙内的耳朵?”

    “是吗?某说的真是大话吗?”晁盖放声大笑道:“高山,燕十八,你们看,这是什么?”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个信炮,对高山扬了扬道:“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江湖上最常见的信炮,二十个铜钱一枚,物美价廉,火焰明亮,色彩艳丽。庞某只需对着天空这么一拉,方圆数十里都能看见。这信炮一旦升空,以你高虞候的聪明才智,肯定会猜到是什么结果?我那两个同伴虽然一人瘦小了点儿,一人是个女流之辈,但将高衙内大卸八块的能力还是有的。高虞候,可否有胆量一试?”

    “你”高山和燕十八顿时一起哑然了,刚刚还灵巧如簧的舌头也在一瞬间失去了弹性。

    党世英悄悄踏进两步,正想要出手抢夺,晁盖却猛一转身,对着党世英笑道:“久闻党世英身手如电,今日是否想在某身上小试牛刀?”党世英投鼠忌器,怎敢妄动?只好讪讪一笑道:“阁下过奖了!在下萤火之光,怎敢与你争辉?”

    就在这时,只见一支峨眉刺飞来,不偏不斜,正好射落了晁盖手中的信炮。却是水军校尉刘梦雄的手笔。

    晁盖暗自心惊不已:“我怎能如此大意?没想到这个刘梦雄也是个高手?”但他脸上不动声色,出言赞道:“尝闻水军校尉刘梦雄水下地上无一不精,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令某技痒也。只是不巧得很,某怀里还有三五十枚枚信炮,敢问刘校尉身上还有几支峨眉刺?”说着,晁盖又从怀里拿出了一枚信炮。

    刘梦雄一射无功,岂肯再射,那样岂不弱了自家气势?当下一抱拳,道了一声:“得罪!”便不再言语了。

    高山神情惨然,涩声道:“阁下,你待怎样?要高某如何才肯放了我那宋清兄弟?”

    “某的条件其实也很简单。”晁盖沉声道:“放了林娘子和锦儿,你带着你的属下马上离开这里!”

    “那我的弟弟高洁呢?”眼看天色即将转暗,高山也着急起来。

    晁盖朗声道:“只要你照着某的话去做,当你回到东京殿帅府时,你的好弟弟就会在家门口迎接你高虞候的大驾!”

    “此话当真?”此时的高山也顾不得理会晁盖话中夹枪带棒了,“但我如何信得过你?到时候你还不放人怎么办?”

    “哈!哈!哈”晁盖仰天一阵长笑:“高山,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某虽不才,但也是言出即行的汉子。况且,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高山注视着晁盖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神,没来由的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涌上心头,缓缓摆了摆手道:“放人!”

    “高虞候,还请三思!不要中了敌人的圈套!”燕十八忍不住提醒道。

    “不必多言,高某自有分寸。”高山深深地望了晁盖一眼,说了声:“我们走!”说着,扬鞭催马,疾驰而去。

    花惜玉今天过得很郁闷,晁盖和时迁都出去了,却让她一个人窝在万寿门内的一家客店里。眼看天色快要黑了,可是晁盖和时迁都还没有回来,花惜玉心里很是担心,便出了客店,沿着汴河走在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夜市上,怅然若失。

    走着走着,花惜玉忽地想起了昨夜晁盖教会她的几句词,不由顺口念了出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念着念着,她猛地一回头,希望晁盖能出现在她的面前。但她失望了,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根本找不到晁盖那健壮的身影。

    “什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骗人的鬼把戏!”花惜玉扯开嗓门大叫了起来。

    “好!绝妙好词!想不到大宋朝除了易安居士之外,又出了一个惊采绝艳的奇女子!”有人在旁边鼓掌赞道。

    花惜玉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站在身旁。他穿着一件青色长袍,相貌也就一般,如果不是那双锐利如剑的眼睛,你把他扔进人群里,保证大半天找不出来。

    花惜玉粉脸涨得通红,好像熟透了的红苹果,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要是清风寨有人在场,一定会很奇怪,大大咧咧的花大小姐怎么还会脸红。

    “在下姓孙名定,乃开封府的当案孔目。”那人拱了拱手道:“姑娘如果不嫌弃的话,一起去吃顿便饭。”

    “原来阁下就是人称‘万万家生佛’的孙佛儿,小女子失敬了!”花惜玉听晁盖说过孙定的义举,知道他为人耿直,十分好善,当即深施一礼道:“承蒙相邀,不胜荣幸,小女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孙大哥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