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5、亲生父母

    兴安门东南有个光宅坊。

    光宅坊北靠大明宫,西望太子东宫,东临丹凤门街,占地不大,却是长安城中的风水宝地。

    坊中住宅较少,多为茶楼酒肆,供官僚子弟消遣。其中最高最繁华的望月茶楼,就是李玺的产业。

    ——原本小福王想叫“望明茶楼”来着,意思就是望着大明宫的方向,圣人嫌弃太直白,强行给他改成了“望月”二字。

    李玺从长乐宫出来后,没回福王府,而是跟无花果和胡娇约好了在茶楼碰头。

    因为要说大秘密,李玺上楼的时候特意没惊动管事,而是悄悄从后门的专属木梯上去,直接去了他常待的阁楼。

    阁楼上是个大通间,中间有数道屏风相隔,四面开着直棂窗,视角极好。平时没人来,只会在年节之时租借给王孙贵女们办小宴。

    李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拖了两把胡椅,一把坐着,一把垫着脚,晒着太阳打瞌睡。

    不多时,听到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有人推开门,语气热情周到:“这是咱们楼中最宽敞、最安静的地方,等闲人一般不会领过来,因着二位是咱们东家的夫子,小子才做了这个主。”

    李玺刚要起身,听到这话又缓缓地坐了回去。

    我的夫子?

    不会是书昀兄吧?

    紧接着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多谢小二哥,麻烦上一壶七宝茶,要现磨的,不必急,我刚好同长姐说说话。”

    小二心领神会,笑道:“郎君尽可安心,小子就在底下守着,没有您的招呼,不会有人上来打扰。”

    “有劳你了。”心里有再大的事,郑孞面对外人的时候依旧礼貌温和,口头上道了谢,又捞出足足一串铜钱递给店小二。

    “谢郎君赏!”小二眉开眼笑地下了楼。

    原来是郑夫子……

    还有神仙姐姐!

    李玺窝在屏风后面,不由起了搞怪的心思,想着趁他们说话的时候突然冲出来,吓他们一跳。

    郑孞再三确认门外没人,这才阖上门,道:“长姐为何约我在外面相见?”

    “有些话在家里说不方便。”郑嘉柔声音稍显疲惫,“昨日我去济安香铺,瞧见了当年在崔宅浆洗的赵婆婆,故人重逢本是欢喜的,刚好我也无事,便请她喝了盏茶……”

    就是这喝茶的工夫,那赵婆子不慎说漏嘴,让郑嘉柔猜到了,有人在查当年的事。

    “别的我倒是不担心,就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伤害……他。”

    郑孞表情变得严肃,“长姐不必担心,或许只是圣人。”

    郑嘉柔摇摇头,“不会。若是他,不会到现在才查到赵婆婆身上。我担心,是你我先后回京,又对‘他’过分关注,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郑孞沉吟片刻,道:“长姐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当年的婴孩都长大了,面容举止越来越像身生父母,难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他不由想到了胡娇,“前几日我见到那个女娃娃,一眼就认出来了。”

    郑嘉柔一怔,脸上有诧异,更多的是欣喜,“你是说,那个孩子……就是小宝身边那个?”

    郑孞点头,“得亏她一天到晚神出鬼没,没让福王府那些伺候过上一辈的那些老仆们瞧见过,不然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长姐放心,我已经隐晦地提醒过她了。”

    屏风后,李玺听到姐弟两个似是在说秘密,本想悄悄离开,突然又听到“福王府”三个字,不由顿住。

    郑孞笑了一下,“说来也是缘分,当年我误打误撞进了前定王府,没把小宝偷出来,倒救下了她。”

    那日,太极宫大乱,长安城戒严,前脚李玺出生,后脚今上就攻破了皇城大门。

    那时候,长安城兵荒马乱,戾太子旧部大肆砍杀,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一个个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那一年郑孞只有十岁,仅由两名忠仆护着,一路从城南跑到城北,把刚刚出生不足一个时辰的李玺送到圣人手中。

    一并送去的,还有整整十位大儒的联名奏表,请李鸿登基为帝,重整大业河山。

    十位大儒,刚好是大业七姓十家的家主,代表的是太行山以东所有的清流世家、天下文人。

    郑嘉柔哭断了肠,郑孞冒着性命危险把小小的李玺送到亲生父亲的手上,没想到,李鸿转手就把他送到了定王府。

    郑孞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炸了,根本不顾郑嘉柔的阻拦,只身潜入福王府——那时候还叫定王府——想把李玺偷回去。

    他运气好,赶上城中纷乱,真让他混进去了。

    他运气又不太好,刚进去,李鸿就以肃清戾太子余孽为由,把福王府层层保护起来。

    郑孞不仅没办法接近李玺,还差点被当成乱党抓住。慌乱之下冲进一个柴房,看到那位刚刚产下婴儿的胡姬。

    他以为胡姬只是府中一个普通的舞伎,还自动脑补出那个小女娃是胡姬和府兵私通生下来的。

    胡姬护住他躲过了侍卫的排查,郑孞也信守承诺,将胡姬的女儿带了出去。

    刚好,李玺被送走了,郑嘉柔日日以泪洗面,突然多了一个孩子,每天照顾她,喂她奶水,这才熬过了最初的那一个月。

    一月之后,李鸿正式登基,崔沅为了保护一家老小,自请戍边。

    太后代李鸿同意了。

    黔州路途遥远,一路兵荒马乱,将将满月的婴孩根本承受不住。郑嘉柔不想害了这个孩子,忍痛让郑孞给她找个好人家。

    为了防止自己后悔,连去向都不敢问。

    郑孞也是少年心性,胆子大得很,干脆把孩子抱到宫里,告诉李鸿没有这个孩子,李玺也不会顺利地留在福王府,请李鸿好好照顾她。

    这样说,也不无道理。

    那时候,李鸿先是失去了至亲的兄弟,又刚刚得知所爱之人嫁给了别人,一时间精神大恸,整个人处于半疯癫状态,朝中大小事务都由太后代管。

    太后留下了那个小女娃,交给后宫一位性情温和的才人照顾,又嘱咐姜德安常去探望。

    而太后自己,也是刚刚失去了唯一的亲子,一方面要忍受丧子之痛,同时又要强打起精神,照顾李鸿,还有襁褓中的李玺。

    那是这对天家母子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直到太后与李玺相继生病,险些丧命,李鸿才幡然醒悟,担负起为君为父为子的责任。

    ……

    这段往事,郑嘉柔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年,郑孞怕她伤心,一直不敢说。

    郑嘉柔愣住了。

    不知不觉,泪水已爬了满脸。

    她早就知道,她决定生下李玺的时候有多难、瞒天过海把李玺送到他身边的时候有多难,天高路远前往黔州的时候有多难,她挚爱的那个男人,就有多难。

    甚至,比她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