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 怒休吕桃

    时辰已经接近正午,朝堂内外仍是一片沉静。朝臣们纷纷在心中默默祷告,祈求高祖皇帝在天之灵可使南越战事传来捷报。

    “南越战报到——”

    群臣皆是神情一振,他们忙纷纷向殿外看去,只见一名羽林卫高举竹简迈步走来,只见他走至大殿正中跪下禀道:“启奏太皇太后,皇上,南越战报到!”

    吕雉忙向一旁的内侍道:“快呈上来。”

    “诺。”内侍忙答应一声,快步走至阶下将战报从羽林的手中接过后转身回至吕后身边,还不待其双手将战报呈上,吕雉便一把将战报拿来,心中默道一声:“愿上苍佑我的大汉。”后,“哗”的一声展开了那份军报。

    殿中群臣一起看向吕雉,时刻注意着吕雉的神情,希望能从她的神色之中得出战况的好与坏。

    吕雉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闭上双眼说道:“打胜了......”

    群臣闻听此言,忙一起拱手高声喝道:“彩!”

    右相陈平快步走出拱手说道:“启奏太皇太后,南越之战获胜,朝廷可立刻降下诏书与南越议和,即使南越不肯受降,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成气候。当务之急,需立刻调军驰援狄道。”

    卫尉吕禄走出班部丛向吕后一拱手道:“启奏太皇太后,微臣有话要说,匈奴乃游牧部族,尽数骑兵,来去快如疾风,只怕我军还未来得及赶到狄道,他们便已满载而归,返回草原了,不如暂弃狄道。”

    陈平忙看向吕禄说道:“汉国与匈奴作战本就处于被动的地位,臣认为,此番匈奴撤也罢,不撤也罢,我等都必须调兵前往。若匈奴已经撤回,我军也可与边境暂驻以防其回掠,可若是弃狄道于不顾,一旦匈奴选择继续向东南入侵,岂不是就要兵临这长安城下了么?”

    “相国之言才是老成谋国之见。”吕雉看向下面的吕禄道:“汉国寸寸山河都是高祖披荆斩棘奋战而来,寸土不能让与敌国。卫尉方才之言,轻率!”

    吕禄忙跪伏于地,沉下头道:“微臣之言轻率,太皇太后恕罪。”

    吕雉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看向班部丛道:“周太尉。”

    太尉周勃忙应声而出,立于阶下,拱手待命。吕雉开口说道:“立刻给周灶下一道诏书,令他留少许人马留守长沙国,尽力与南越达成和谈,另遣将官率领其余人马驰援狄道。”

    “臣领命!”

    赵国,邯郸郡,王宫。

    邯郸王城赵王的寝宫外,内侍侍女们站在殿外的回廊下,个个伸着头向殿内看。殿中大门紧闭,刚刚二十岁的赵王刘友脸色气的煞白,他一边在殿中来回踱步,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想通过深呼吸来压低自己心中的怒火,可年轻气盛的他终是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怒,他一脚将一旁的香炉踢翻在地,转身一指梳妆台前的吕桃道:“你们吕家人,朝廷朝廷听你们的,天下天下听你们的,现在在赵国,难道也要都听你的?”一边说着,刘友一边快步来至吕桃面前高声喊道:“你不用当这个王后了,您来当赵王吧!”

    自四年前吕后寿诞之时,她在长乐宫内为控制这些地方的藩王们,听从了吕泽的建议,实行了这所谓的“刘吕联姻”将吕产的女儿吕桃嫁与赵王刘友。

    自吕桃嫁至赵国后,刘友心里很清楚,知道她是吕雉安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故而这四年以来从不敢对其有丝毫的怠慢,甚至在她的面前作为堂堂赵王的刘友竟是谨小慎微的像一个下人一般。刘友越是这样,吕桃就越是放肆,四年之中她不许刘友和任何的嫔妃要好,不许刘友对太皇太后的政策有丝毫的不满,赵国大小官吏想要晋升,竟都要来求吕桃,刘友期间多次忍受不了,想要发作,可每每他想起前任赵王,也就是自己的三哥刘如意的下场后,便觉得后背隐隐发凉,硬是把怒火又咽了回去。

    吕桃还未嫁至赵国之前,刘友本就与董妃相要好,娶吕桃为后完全是吕雉强行所促成。吕桃来至赵国,刘友要和董妃相见一面竟都要经过她的许可,这一切刘友都忍了,可就在近日,她吕桃竟敢擅作主张将董妃赶回了乡野老家,前怨加上新怒,刘友终于忍不住了。

    看着面前刘友这张愤怒的脸,吕桃大笑了起来,她转身继续看着铜镜,口中说道:“你说,这当今的汉国到底是听太皇太后的还是听皇上的呢?”

    刘友紧咬着牙关,背过身去道:“你什么意思?”

    “我且再问你。”吕桃一边对着铜镜梳妆打扮一边说道:“这赵国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啊?”说着,吕桃将梳妆台上的一盒胭脂递给一旁的刘友道:“这盒胭脂是郎官吴冉昨日呈上来的,听说是从燕国苦寒之地花费重金买来的,开始我不信,刚刚用了用,果然不是凡品。”吕桃笑了笑看向刘友道:“难得他有这份心,给他升个官吧?”

    此言一出,刘友更是怒不可遏,只听“砰”的一声,刘友将那盒胭脂摔的粉碎,他扬起巴掌“啪”的一声打在吕桃的脸上,吕桃只觉得自己半边脸火热火热的疼,她一拍桌案站起身道:“刘友!你敢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