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章 纯良

    曲军一大早刚刚走进教室,几个男生立刻抢着向他报告。

    “大军,你今天早晨上广播了!”

    “我也听到了,省广播电台报道全省青年标兵的事迹,还有曲军的发言呢,听着声音都不像了。”

    “全省青年标兵,高考能不能加分啊?”

    “不能加分,但是写在档案里肯定有好处,哎,老曲成绩那么好,也不需要这个加分。”

    时事政治在高考中占10分左右的比重,同学们每天都会听早起的新闻广播,只有曲军家里住的太远,出门太早顾不上听。

    虽然已经习惯曲军各种的神奇表现,但是身边的同学突然变成广播里的先进模范,还是让大家非常兴奋,班里的男生像在动物园里看大熊猫一样围着曲军,七嘴八舌的问东问西。

    “我就是翻译了一篇小说,没什么好说的……”

    曲军连忙谦虚了几句,他的事迹是靠外挂帮忙,抄近路得来的,另外几位青年标兵的事迹才是满满的正能量。

    但在女同学眼里,此刻的曲军腼腆又可爱,更接地气也更真实,一帮子女生嘀嘀咕咕说着小话,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曲军,仗着人多势众,竟然肆无忌惮。

    李海燕终归和这些庸脂俗粉不一样:“曲军你那个《荣誉只属于过去》的现场感言真好,我听了特别激动,是你自己写的吗?”

    “算是吧,也不完全是。”曲军笑道:“以前看过一些杂书,有些精彩内容一直记在脑子里,昨天临时让我准备发言,我拼凑了一下。”

    “难怪你的作文总是得高分!”李海燕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天下文章一大抄,高考生写作文更需要博采众长,多方借鉴,李海燕平常遇到精彩的词句也会特意记下来,深度和内涵却远远不及曲军的那篇《荣誉只属于过去》。

    “你有原稿没有?我想抄下来,再好好学习一下。”

    李海燕意犹未尽。

    “原稿昨天被人要走了,回头有时间了,给你再写一份。”

    曲军写那篇《荣誉只属于过去》的时候,颇用了一些心思,看到李海燕有共鸣,也愿意再写一篇给她。

    反正是“回头有时间”,这一回头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个礼拜,完全没压力……

    但是世事难预料,上午第二节课,曲军就对着稿纸吭哧吭哧的,开始重写《荣誉只属于过去》。

    没办法,校长鲍喜来也找上门来,要求曲军在大课间对全校师生再念一遍《荣誉只属于过去》。

    虽然明知鲍喜来是在蹭热度,曲军却没有推辞。

    前世里,曲军的最高学历就是高中毕业,十七中就是他的母校,重生一次,有些话他一直想和母校的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极不寻常的,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即将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将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八十年代初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年代,而且对每个人来说,相对更加公平,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描写的那样,高干子女也骑着自行车上普通中学,甚至和穷小子谈恋爱,大家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只要自身足够努力,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有通畅的上升渠道。

    可惜的是,十七中的学生大都是周围国企工厂的子弟,浑浑噩噩完全没有紧迫感,很多人多年以后才知道,高考是他们一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曲军曾经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也是国企工厂的子弟,这篇修改过的《荣誉只属于过去》,都是曲军的肺腑之言。

    鲍喜来肯定听懂了,李海燕肯定也听懂了,但是大操场上还有很多学生一脸懵懂,或者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能帮他们的,只有这么多了,能听进去多少,是他们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