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章 太学画院

    李唐,字曦古,河阳人。北宋末着名画家,现于翰林图画院供职;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人,供职于翰林图画院,这二位如今都是翰林侍诏,前者名气较后者大的多,不过张择端能成翰林侍诏,估计是他那副传世之作已经入了赵佶之手吧,若不被他欣赏,只怕不能与李唐这样的大画名士同为翰林侍诏。

    这一日却是李张二位翰林侍诏在太学画院讲学正日,礼试转眼即至,这次皇帝派来翰林侍诏讲画,也有激励士心之意,不管是不是画院学生,总知是涌来了一大堆,内舍的,上舍的,连外学的学子也有来的。

    安敬自然也到了场,做男装打扮的紫珏随在衙内身侧,大部分不属于画院学生的只能围观。在画院签了册的学生才能入座听课,便在宽敞院落中摆了不知多少小书案,学生们纷纷席地而坐,正面是讲师大案,还有国子监部分官员陪着,主要是李唐外声很大,便是祭酒陆蕴也到场了,可见这个规格是相当高的。

    国子监司业王孝迪,主薄蔡懋,太学博士朱胜非、吕颐浩等人也都在场,今日盛会却不在这些人身上。真正引起安敬注意的是赵小公子(太子赵桓)也在场,他也降尊纡贵混在‘闲学生’中,陪着他的不光是向氏两个兄弟,身侧更有一位三十子岁的男子,一脸精明相,眼眸很是深邃,几缕稀须梳理的整齐,却不知这个人是谁?但是能跟在太子身边的,只怕不是一般角色吧?此外,童方、蔡崇、蔡康、高小俅等也在。

    还有三四个生面孔跟着他们一起,怕也是朝中权贵的子弟,一个个仰着头,斜着眼,不可一世的模样。

    安敬却没心思听什么讲课,他心中却在思忖他的事,闲学生那堆人中,以赵桓为首。不时朝盘坐在小书案处的安衙内投来一瞥,包括向氏兄弟,而那个三旬男子也在赵桓与他说了些什么候朝自已这边望来。

    再就是童方、高小俅等人了,这两个怕是最恨安衙内的了,所以他们望向衙内的目光里含着阴色。

    在另一边是紫珏,离她不远是折、种两家子,那韩世忠赫然也跟着他们,今日翰林侍诏盛讲,来的人可真不少,秦桧那堆人居然和安敬一样,也在画院签了册,算半个画生了,书画本一家,兼学也属正常。

    其实安敬现在的字练的不错了,前生虽也是当官的,但他还没到练书法的‘年龄’,那都是厅以上干部们做的雅事,厅级以下的卖弄书法就有点那个啥了,更该干的把本职工作做好,而不是让人来评你的书法。

    所以安敬前一世的‘书法’仅限于‘钢笔字’,他倒是有心独创一宗硬笔书法。以羽毛杆蘸墨书写即可。

    练什么毛笔字嘛?有那闲功夫不如打打太极,或与娇妻美妾逗个小乐,至于说来画院学画,他纯是来起哄的,前世也不曾画过什么,就是这几日抽了一点时间让折家月茹指点了几笔,这便是衙内的本钱了。

    “……安衙内,小可宗颖,字哲芒,家父登州掖县宗县令,子不言父讳……”旁边一个学子搭讪了。

    安敬扭头看时,正是老与秦桧他们一起的一个学子,一直不曾见他说过些什么话,此子相貌清奇,只道他性格内敛,只不曾想到他居然是宗县令的公子,登州掖县?难道是宗泽?当下拱手,“令尊宗汝霖?”

    “然……”宗颖点头应了一声,眸中也现出异样色彩,父亲之名没这么轰动吧?登州离河间不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