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7、争吃还打闹

    “好久都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米饭了……”

    欣德爷爷乐呵呵的,这一碗响水米饭香甜得让他想起自己的童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光是有钱是买不到白米的,想靠白米饭填饱肚子,那就像是天方夜谭。能够用一整碗白米饭就着大葱炒猪肉当晚饭对还是孩子的欣德爷爷来说就是一个梦,一个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看见的甜美的梦。

    随着时代的变迁,白米饭已经成了国人最看不起的食物。每个小餐馆每天都要倒掉无数客人残留的米饭,年轻人最不想吃的东西的第一名也是白米饭。回忆是最美的滤镜,即便儿时吃得只是糙米,残留在记忆里的芳香甘甜也是特别的。吃了几十年的白米饭,吃过几十种号称美味的大米,欣德爷爷也没能找回吃到第一碗米饭时的感动。

    欣德爷爷不是没有遗憾,却也明白有些感觉是不可复制的。然而当他习惯性地先不吃菜,而是先送一口饭进嘴里的时候,这一碗响水米饭给他的感觉极是震撼。

    对,这碗米饭的美味正是辛弃疾写过的那种感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种甘甜,那种黏糯,那种跨越时间的美味……垂垂老矣的他在瞬间像是返老还童,又成了当年那个不需要任何配菜,只是抱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就能吃得狼吞虎咽的穷小子……

    “电饭煲是煮不出这种米饭来的。”

    不是奉承,只是单纯地有感而发。欣德爷爷的夸奖却没有让温岩露出礼貌笑容以外的表情。

    欣德妈一度怀疑温岩是不是不知道欣德爷爷是谁,有多高的身份才会是这种反应。要知道她见过太多的人因为得了欣德爷爷的一句夸而表现出像是坐了土火箭、差点儿要飞上天去的欣喜。

    谁让欣德爷爷不仅在学术圈里有名赫赫,也和不少老干部、文化人是知交好友呢?不管是有才还是有德,只要能得欣德爷爷一句称赞,就是路边摊也能野鸡变凤凰,被社会影响力极大的《舌尖》系列美食纪录片找去当拍摄对象。

    “竹竿,你这半块鱼不吃了吧?哥们儿帮你吃了啊?”

    大人们心中还在疯狂制表给温岩打分的时候,庞小胖已经摸~到了竹竿的身边。他手还没碰到竹竿的鱼排呢就被竹竿拿筷子打了手背。

    “去去去!吃你自己的份去!这可是我留着最后吃的!”

    竹竿和庞小胖不仅体型天差地别,就是吃饭的习惯也是两个极端。庞小胖是先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吃干净了才对着其他东西下手。竹竿则是强迫自己先吃不太喜欢吃、但有营养的东西,等保证了营养才会去吃留到最后的、最喜欢吃的东西。

    “我的份……我的那份不是吃完了嘛。所以我才……”

    辩解了一半,庞小胖突然一惊:“哎,你不是不喜欢吃肉吗?那我就代劳——”

    “你那么喜欢吃肉,怎么不吃苦瓜酿肉呢?”

    竹竿个儿高,脸一黑就特别有压迫感。在这样的竹竿面前庞小胖也不好造次,只好说着:“我、我这不是和你一样吃不了苦瓜么……”

    一长一圆两个活宝的争执被温子贤看在眼里,觉得自己在金碧辉煌的庞家里格格不入,又觉得自己这样的人也能和庞小胖还有竹竿他们吃一样的东西实在是太奢侈了的温子贤端着自己的鱼排,喊了庞小胖和竹竿几声才被两人注意到。

    双手端着鱼排的少年脸上被自卑染上了些许的胭脂色:“我的这份还没碰过……”

    上供一样的温子贤让欣德妈心中冷哼一声:瞧,下等人就是这样了。做什么都想着讨好上等人。接下来就该他妈妈把海鲷让给儿子了……吧?

    欣德妈向着温岩看去,只见温岩脸不红心不跳也不尴尬。坐在温子贤身边的她就像是没听见温子贤都说了些什么,只是优雅地用餐。

    因为温岩做的晚饭是中西合璧,既有中式的米饭,也有西式的沙拉和煎鱼排,所以餐桌上每个人面前除了筷子之外也有餐刀和餐叉。

    餐刀和餐叉在温岩手上流畅得仿佛她已经吃了几十年的西餐,就是自诩上等人的欣德妈都不敢说自己能和温岩比餐桌礼仪和餐桌仪态。温岩也不客气,分好的鱼排佐着沙拉食用,表情平静地好像在吃白米饭配炒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