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恩怨始末(一)

    刘福林骑着快马朝村东头驰去,老大因惦记着两个弟弟也跟在马的后面拼命的跑着,但他哪里能追的上,很快便望不见了刘福林的身影。

    塔寨的路交错杂乱,老大拐弯抹角的又走了很多错路,累的腿都发了抖,但最后总算还是去到了那个地方,老二老三还站在原地,土匪和刘福林却已不知了去向。

    无家可归的孩子又进到了塔寨,他们还得继续去找回老沟村的路。

    经历昨日的屈辱,徐明珠趁夜驱车前往大西山,他咽不下那口气,却又不想拿自己的老底去与刘福林火拼,他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土匪知道大墓之事,凭借对他们多年的恩情以及宝藏利诱土匪必然要插上一脚,刘福林为人强硬断然不会欣然就范,待到双方拼杀他便能从中渔利。

    徐明珠打着如意算盘想要一箭双雕,抢了刘福林,顺便灭了让他受辱多年的土匪,但他这算盘却尽在土匪和刘福林的掌握之中。

    大西山的土匪为什么要与刘福林合谋算计徐明珠,徐明珠与他们又有着何种恩怨,这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当年刘福林外出采办,途径大西山遇到了一股逃难的清兵,清兵抢了财物、剁了他的驴,还将刘福林绑在了车辕上。

    年轻时的刘福林也是个油嘴滑舌的主,闲谈着竟与清军称兄道弟起来,听着那些人讲述打仗的故事刘福林很是羡慕,最后干脆随着他们离家参了军,谁知刚走到县城便得到了消息——“大清亡了”。

    兵当不成,老家也无依无靠,那些清兵心一沉,返回大西山竖起了山寨,做起了拦路抢劫的勾当。

    那清军个个彪悍,配备刀枪弩盾,甚至还有五把洋枪,这般阵势立在山坳,过路贩粮的基本都是主动弃车逃跑。

    但好景不长,大西山有土匪的事一传开,地主们外出干脆绕开走了别的路径,并放出狠话若是土匪拦截商贩,地主们一定倾囊借兵前来剿匪,土匪摸不清地主们走商的路子,更担心被剿灭,无奈便只能打起了穷苦人的主意。

    这些清军大多也出身穷苦,有的不忍心便离开了大西山,留下的便开始打家劫舍,他们每月下山一次,每次只抢劫一个村子,被抢的村民为了保命甚至拿出了全部的粮食。

    彼时的徐明珠还不到二十岁,他的父亲徐阿四掌管家业,是个小地主,土匪的暴虐让百姓无粮可吃,但徐阿四却由此看到了机会。

    地主并不都是十恶不赦,很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与村里人多少沾亲带故,土匪肆虐离去,他们大多开仓放粮,免息的将粮食借给穷人解燃眉之急,徐阿四也开仓,但他这粮不白放,小斗放大斗收,还要收取超高的利息,村民们也不情愿去借,可不借就得饿死。

    土匪频繁光顾,村民不停的借粮,这使得短短两年多徐阿四便拥有了老沟村和邻村老王庄几乎全部的田地,成了这一地区最大的地主。

    也是这两年老沟村最为黑暗,借的粮食连本带利的翻了好几倍,不吃不喝也还不起,村民无奈只能将祖辈开荒的田地抵给徐阿四,没有抵押的便只能做工抵债,有的甚至欠了徐阿四二百多年的工,这就得祖孙三代白白的为他劳作几十年……比起土匪徐阿四更加没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