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3、揭露

    相府客厅。

    礼部尚书张大人站了起来,原地踱了几圈,急躁地道:“崔相怎还没来?”

    兵部孙尚书摇摇头:“兴许还在确定消息吧,毕竟……此事非同小可。”他说着,眉宇间便拧成了一个“川”字。

    张大人手背捶打着手心,长长地叹了一声:“唉,只希望消息不实,圣上龙体康泰,若不然——”

    其余诸人不论心中如何想,面上也都露出哀叹的神情。

    皇帝命不久矣。

    这样的消息若确定属实,这朝堂,甚至这天下,都免不得又要动荡一番啊。

    如今高氏皇族人丁稀落,皇帝年仅十二,尚无子嗣,同胞兄弟只剩一个疯傻的安王,就连叔伯,也只有一个老态龙钟又在曾孙这辈断了后的裕亲王,在此之外,便是先帝的堂兄弟,以及堂兄弟的子侄辈,与皇帝血缘淡薄不说,也没见哪个特别出色,选哪个继位都不能够完全服人。

    然而,这还不是最难办的。

    若消息属实——如何让一向专横擅权的太后放权,才是最紧要的。

    一想到这,在座的大人们便面带愁容地小声议论起来。

    又原地转了好几圈,张大人终于坐了下来,又好奇地看向座位旁边的人,问道:“方大人,为何如此沉默?”

    被点名的方大人是个面容严肃正经的四十来岁中年人,闻言抬起头,脸上闪现出一抹不甚自在的笑容。

    旁边孙大人忙扯了一把张大人。

    这呆子,是忘了方家跟崔家的那桩儿女恩怨呀。

    当年崔相女儿执意嫁方尚书儿子,间接使得其母遇害,之后更是不顾母亲的热孝在身,匆匆嫁给方朝清。

    至此之后,方崔两家的关系便也变得尴尬起来。

    起初,虽说方崔两家都因为儿女之事丢了脸,但起码最后成了儿女亲家,按说些许不自在也该过去。

    偏偏,崔相与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甚至扬言,方朝清是他崔相看不惯之人,隐隐含着不许人帮方朝清的意思。

    那一次是崔相难得的以权势压人,算得上他清白人生里唯一洗不脱的“污点”。

    然而无人对此置喙。

    毕竟方朝清可以说是间接害死崔相夫人,又诱地他女儿做出那样不孝的事情来,崔相会如此,也是人之常情,且更说明他乃至情至性之人。

    更何况,他是相爷。

    他的一句话,便断了方朝清在京城的一切可能,他的稍加刁难,便让方尚书乃至整个方家都事事不顺。

    于是,娶了崔相之女的方朝清,不仅没有得到相府的助力,反而完全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在仅仅一个月后,便被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父亲,给赶出了家门。

    孙大人悄悄觑了一眼方尚书,心里感叹着,这也是个狠心人哪。

    没有价值的人,便是亲生儿子也能果断放弃,如今眼看朝堂似乎要变天,便不顾过往恩怨,果断投了崔相一派。

    如今朝中分为壁垒鲜明的两派,以计太师为首的太后党,以及以崔相为首的清流,太后党虽看着显赫热闹,然而皇帝若驾崩,太后党势必分崩离析,此时跟着谁走才是明智的也就一目了然。

    不仅是个狠心人,还是个聪明人哪。

    孙大人不着边际地感叹着,忽闻外头有喧哗声传来。

    “外面怎么了?”

    他站起来问道。

    话声刚落,就有人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却是屋内一个大人的小厮。

    “不、不好了大人!崔相被禁卫军抓走了,说是、说是——”他目光在室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方尚书身上,说的话便不由更加结巴了。

    “说、说崔相借地方官员大肆揽财,为祸乡里,还、还——还纵女行凶,动用地方官兵刺杀方尚书嫡子!”

    “什么?!”

    方尚书瞠目而起。

    室内其余人也是一片哗然。

    然而,不待他们震惊议论,门外忽然传来呼喝哭嚎之声。

    少顷,门口的光线忽然被挡住,颀长挺秀的鲜红箭衣少年手中持刀,目光冷漠,身后是一列同样衣着的青年,用看死人似的目光看着他们。

    “你、你是何人?”张大人颤颤巍巍地问道。

    少年长眉微动,手中刀缓缓扬起,抿成一条线的薄唇吐出四个字:“统、统、拿、下!”

    话声一落,少年身后的禁卫军如饿虎扑食般蜂拥而上。

    ***

    京城外的官驿。

    “奇怪,老爷怎地没派人来接小姐?”崔妈妈问遍了驿站的人,也没得到相府来人迎接的消息,不禁纳罕地说道,连重回京城的兴奋得意都淡了一些。

    崔珍娘连着咳嗽几声,才虚弱地喘着气道:“哪、哪里那么娇气,还非得人接了。况且——”她枯瘦的脸露出难过的神色。

    “不要多想。”方朝清轻轻拍了她的手,“父女亲缘,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开的,相爷看似绝情,对你却重视之极,当年……他只是太生气了,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对你不管不问,反而陪送许多嫁妆。可见他仍旧是把你当作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