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诚厚君子

    心中有事,周瑜这一晚并没有睡好。第二日一早起来,就立即召集家将护卫,选派了十名武艺高强、办事认真的家将,遣他们北上,从长安一路前往南匈奴,打探寻访蔡文姬的消息。寻找到之后,让他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蔡文姬安全地带回来。

    蔡邕三年前就因董卓之事受牵连而死于狱中,李傕、郭汜之乱眼下也已到了尾声,蔡文姬现在十有八、九已被掳到了南匈奴去。不过周瑜并不记得蔡文姬被掳往南匈奴的确切年份,更何况记得也是公元纪年,他换算不过来究系哪一年。所以为防那十分之一、二的可能,他仍是命人从长安开始打探寻访,万一蔡文姬还没被掳走,那直接派人往南匈奴可就错过了。

    这十人受命之后,立即回去收拾行囊,匆匆吃过早饭后再在县衙大堂前聚齐。周瑜命人奉上足量的往返缠资,再亲自送出大门外,目送着他们上马离去,这才算心下略宽。正要回去用饭,转眼却见鲁肃正从自家所居的那条街口转出来,便微笑打了个招呼,目视着鲁肃,驻足等候。

    “公瑾!”鲁肃上前施礼。

    “子敬!”周瑜拱手回礼。

    鲁肃看了眼那十名已快打马奔出县城大门外的周氏家将,向周瑜道:“公瑾,我昨夜听到你弹奏本朝蔡中郎蔡氏五弄中的《秋思》,初始尚好,后而渐乱,再忽又中断,像是弹断了琴弦,不知是否?”

    “确实!”周瑜点点头,叹道:“我鼓弹《秋思》,想起蔡中郎之遭遇,心绪激荡难平,因而弹断了琴弦!”

    鲁肃亦怅然叹道:“蔡中郎实诚厚君子也,董卓待他以厚,董卓被诛,他有感而伤叹,却被王司徒斥为同党,收付廷尉治罪。蔡中郎在狱中不请释罪,只乞黥刖足,继成汉史,王司徒亦不允,致蔡中郎之死!”

    又叹道:“王司徒虽是设计诛除董卓的功臣,但在此一事上,却未免做得有失公允!”

    王司徒即是司徒王允,四大美人之一貂禅的义父,设计了著名的美人计,挑拨吕布与董卓的关系,从而联合吕布诛杀了董卓。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而且是名士中的表率,大学问家,可称得天下文人士子之。董卓在位时,为了彰显他“礼遇名士”的美名,曾经非常厚待蔡邕,有些事情上,也很听从蔡邕的意见。虽然蔡邕是在董卓的逼迫下受董卓礼遇做的官,但董卓毕竟待他不薄,听到董卓被诛身死的消息,他有感于怀而了声叹惜,结果就被诛杀了董卓的功臣王允怒斥指为了董卓的同党,将他下狱拿办。

    蔡邕被打入狱中后,仍是未向王允低头认错,只是请求黥刖足,学太史公司马迁一般继续在狱中完成他未著作完的汉史。结果被王允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为由而不允,遂致蔡邕而死,时年六十一岁。

    王允虽名为允,但在这件事上,却做得不够公允。他看似大义凛然,怒斥蔡邕不该为董卓伤怀感叹,但并非是单纯为此而将蔡邕下狱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