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周家 孙家

    周瑜虽也精通诸般才艺,但却与他父亲周异不同,而是少既立有大志,与周异有本质的区别。

    周异是把诸般才艺杂学当做了正事来做,周瑜却只把这些当作兴致,当作陶治情操与提高生活品质的东西。这些,只是生活的调剂品,并不是他的事业。除了音律是他天生喜爱更兼天份奇高外,其它的,他也只是通晓,并不特别上心去研究。他关注的,是天下时局,时事变幻。他要在这风云激荡的乱世闯下一片天空,扶危平乱,建下让后人敬仰的功业,标榜青史。

    当然,这是原本的周瑜。现在的周瑜虽然仍然再按照原本周瑜的路来走,在继续原本的周瑜未完的事业与志向。但本质里,他却是个与周瑜父亲周异相同的人,没有什么事业心,更没有什么匡扶天下的大志向。

    但人在乱世,身不由己。他穿越附身成为周瑜时,周瑜就已经做出了投靠辅佐孙策的决定。而且,这也已经是整个周氏家族所做出的决定。如此,便不是他轻易说不干就不干,说放弃就可放弃得了的了。

    就如同他前世,他不想接手父亲留下来的事业,也不喜欢做什么大老板,但他却仍然不得不接,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人总是要背负些什么,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事业责任等等,没有人可以完全不负任何责任。嗯,周瑜的这位老爸例外,他好像就很不负责任地在按照自己的喜欢与意志生活。

    不过,他做不到完全不顾一切地抛弃责任。前世是没得选,他父亲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他如果不接过来承担起,负起这个责任,那他父亲一手打拼建立下的事业就要完了。而这世他穿过来成为周瑜时,周瑜就已然背负起了整个家族。他既然成了周瑜,便不能随意甩脱,还是得背负起。这似乎便是他的宿命,前世今生都为家族所累,不能够抛下一切任意为之。每每想起,他总是不禁感叹。

    原本的周瑜,是自愿背负与担当的。除了有匡扶天下的大志,自也有振兴家族的小志在内。而且只有担了这个责任,作了这个主,他才能够完全地借助家族的力量。

    当然,按照原本周瑜的路来走,也不全然是为了家族与所负的责任。有原本周瑜思想、意志的影响,也有他自己心中隐隐想要改变历史的冲动。既然穿越了遥远的时空,站到了这个历史舞台,并成为了一位举足轻重并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难道就什么也不做地默默退场,让原本还应该光耀一番的周瑜因为他而声名不显,默默无闻?如果真这样做了,他自觉都对不起“周瑜”这个名字,也对不起原本的周瑜与自己现在的这具身体,还对不起这一趟穿越。

    “既然来了,总要做出些什么改变!”他每每静思这样想的时候,心中也忽然生成了些渴望以及不甘寂寞与平静。虽然他仍是没有什么事业心与大志向,但是,他想要改变历史。他要对得起周瑜与这个名字,要完成原本周瑜未竟的事业与志向,这便算是自己占据了他的身体以及一切的补偿吧!这不是他的志向,这只是他做为周瑜应该做的。他的本质并没变,还是想要那安逸、舒适、轻松、闲暇的生活。

    船愈近了,风帆已经完全放下,周瑜已能够望见船头甲板上站立的人影。虽还瞧不仔细面貌,但看身形他也已能够分辨得出来谁是谁。

    这些人在原本周瑜的记忆中,都是很熟悉的人物。父亲周异,母亲沈兰。母亲旁边是孙家兄弟的母亲,孙坚的原配妻子吴夫人。吴夫人身旁依高矮大小,便依次是孙权、孙翊、孙匡,还有孙家唯一的女儿孙菲。

    吴夫人为孙坚共生有四男一女,这个女儿孙菲便是后世传说中的孙尚香了。

    正史中其实并没有记载过这位东吴郡主、刘备夫人的名字,演义里说的名字是叫孙仁。孙尚香这个名字乃是后世一出戏曲《甘露寺》中所编撰的名字,但可能这个名字比什么“孙仁”好听,所以传来传去,反而这个名字最为大众熟知与流行广泛。

    周瑜在后世所知所听的,自然也是“孙尚香”这个名字。当初从记忆中知道孙策、孙权的这位妹妹并不叫孙尚香时他还颇为奇怪,但后来一想,也知定然是他自己所知的那点有限三国知识不是史实,与历史有出入也并不奇怪。

    孙策带兵攻取江东,家人仍是留在舒县。自周瑜与孙策少年建交,两家关系便十分交好。周瑜与孙策皆不在舒县后,周家亦对孙家十分看顾,周瑜母亲沈兰常过去走动,与吴夫人的私交也不错。这次吴夫人带儿女同来,便是周瑜母亲相邀,除了看望周瑜,也权当一番出游。

    船近到离岸丈许处,周瑜深吸一口气,平静了心情,面带微笑地带人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