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八章:阮荀诀的境地

    本来魏子尧等人一路疾行,速度十分快,但是现在带上几个伤员,直接拖慢了整个的行程。魏子尧皱眉不悦地道:“不行,这样下去,速度太慢了。”

    “魏将军,你想怎么办?”

    “将这些伤员找个地方安置一下,派两个人先照顾他们,其他人先跟我回军营。”

    两个暗卫看了看脉搏微弱的含冬,迟疑地道:“将军,可是这含冬姑娘伤势实在是太重,若是不及时治疗的话,怕是会危及生命啊!”

    魏子尧不耐地啧了一声,“行吧,那将她给我,我把她先带回军营治疗,你们两个留在这附近照顾剩下的伤员,然后我带人来跟你们会合。”

    目前的状况来看,也只能这样了,两个暗卫对视一眼,只得应了下来。

    “全听将军吩咐。”

    魏子尧一脸嫌弃地接过含冬,但是等到含冬的身体落入怀中的时候,魏子尧的脸色不禁僵了僵。

    这人是怎么回事?浑身像是没骨头似的,也太软了吧!

    没有人知道威名在外的魏将军竟然从来没有接触过女子。

    魏子尧僵硬地将含冬揽在怀中,护在马背上,然后带着身后的众人疾驰而去。

    “魏将军刚才的那副神情不会是想要把含冬姐给扔了吧?”一个暗卫担忧地道。

    另一个暗卫笑得意味深长,“你还小,你不懂。那哪里是想要把人给扔了啊,明明就是......嘿嘿嘿”

    话说了一半,就没有说什么了,听得人一头雾水。

    京城绮仙阁内,凤晚裳站在窗边,看着下面人来人往的街道。

    慕春敲门进来,“小姐。”

    “怎么样?”

    “小姐,事情已经办妥了,应该一会儿就应该收到消息了。”

    凤晚裳点点头。

    “那阮荀恪那边呢?”

    “三皇子殿下的人三日前便已经秘密出京了。”

    “倒是没想到卿卿的办事效率竟然这么高。含冬和晴秋那边有消息传来吗?”

    “之前晴秋传信过来,温丞相已经到了武陵郡郡城。她和含冬各带了一半的人手分开了,现在还不知道含冬那边的情况。”

    凤晚裳蹙眉,“分开了?胡闹!谁让她们两分头行动的,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慕春缄默不语。

    “我原以为她们两有分寸,没想到竟然这么胡来,要是出了什么事,看她们回来,我不让她们好好反省反省。”

    “小姐,不用太过担心,算算日子,三日之后,应该会有信到。”

    “你多关注着那边一点。”

    “是。”

    就在两人谈话间,朝堂上正在发生一些让人惊讶的事情。

    阮荀诀看着那些御史一个接着一个地上奏,参奏一些官员,偏偏那些人还都是己方阵营的人。阮荀诀知道,这是上次没能彻底将凤晚裳弄死之后,她的报复来了。阮荀诀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起,暗恨自己上次怎么不再多派一些人呢!

    坐在上面龙椅上的皇帝神色晦暗,眸色不明。听着下面的人不断地参奏,偏偏每个人都是有理有据,十分让人信服。

    阮荀玉和阮荀恪看到这一幕,都垂着眼,漠不关心的样子。阮荀恪的眼中划过暗光,他当然知道今日这场浩浩荡荡的参奏大会是出自谁的手笔,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凤晚裳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这种人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就只能毁了!

    阮荀诀看到己方的阵营一个接着一个被揪出,却只能冷眼旁观,因为只要自己一旦出面说什么,那么这把火就会直接烧到自己身上,所以只能忍痛割舍这些人。

    这次的早朝可以算得上十分惊心动魄了。不明真相的官员害怕自己会被点到。知道内情的人,阮荀诀的那一方就不用说了,人人自危,而阮荀恪和阮荀玉的人则是悠然看戏,心中默默期望,点到自己的死对头。

    那些出来参奏的御史个个说得口干舌燥,这次的早朝才算接近尾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等着上面的那位宣布最后的命运。

    皇帝意味不明地道:“朕倒不知,朕的爱卿们竟然会有这么多品德失仪的地方,真的是让朕大开眼界呢!”

    此话一出,刚才被奏了一本的官员立即跪倒在地上,“陛下息怒。”

    皇帝一个接着一个地宣读刚才被点到名的人的命运,有的好一点的是贬出京城,再就是贬为庶民,最惨的便是抄家流放。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质疑。阮荀玉和阮荀恪的人巴不得看到这一幕,自然不会出来质疑,而阮荀诀是被迫不能质疑,至于其他不明白内情的更是没有这个胆子。

    “退朝。”

    早朝终于结束了,不少人都差点瘫软在地上,实在是太吓人了。

    阮荀诀直接将桌上的东西直接挥洒到地上,愤怒地大吼道:“凤晚裳!她怎么敢?竟然敢这样对本殿!......”

    孟望舒垂着头,站在下面,冷讽得勾了勾唇,稍纵即逝,你都能对人家下死手了,还不准人家报复你吗?

    阮荀诀好不容易压制住自己心底的怒气,“望舒,你觉得现在还能怎么办?”

    孟望舒抿唇道:“现在照样只有两条路。”

    “说说看。”

    “一条就是向凤晚裳示弱,和她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