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上当

    叶森小心翼翼的握着盆景的叶子,把自己的真气往叶子里面输送进去。

    此时叶森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植物的叶子一般是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就在叶子里面被转化成了淀粉类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供植物使用贮存,那么自己的真气难道能够借助那些输送淀粉的通道输送到植物的各部分么?

    很快叶森发现自己被骗了,那叶子根本不就承受不了自己的真气,自己只不过输入了一点点那片叶子就在自己手中变成了粉末。

    又被父亲骗了,叶森想到。

    为什么叶森会想到自己是被父亲骗了呢?这要从叶森从小受到的教育说起来了,叶家的有个奇怪的教育理念,就是喜欢让自己家的孩子遭受挫折。

    而叶家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则来自于一个著名的系列小品赵本山的大忽悠卖拐系列,小品中范厨师从一个普通的大厨最终被大忽悠培养成了一个高智商的反忽悠专家,这让叶家的老爷子和叶森的父亲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于是借口培养叶森的智商,这两位没事就是喜欢忽悠年幼的叶森玩。

    因为在这两位看来,智商这东西其实应该是由先天智力和情趣智力两部分组成的,先天智力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而情绪智力或者又叫情商这东西是后天培养出来。

    自己家的孩子在先天智力上只能算是正常,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在未来的生活中吃亏的话,那么提高他的情绪智力则变得很重要,再说了没事逗小孩子玩对于这两位的确是一件不错的娱乐方式。

    年幼的叶森每次都被父亲或者爷爷忽悠的分辨不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吃了几次亏以后,叶森开始学着分析自己爷爷或者父亲的话有没有陷阱,那一句是真的,那一句是假的,这些话综合起来想要忽悠自己做什么。

    叶老爷子和叶父的忽悠并不是那种简单的欺骗,那样子只会让叶森不信任自己,他们的培养或者调教叶森的时候,更多的是各种陷阱,当然了这些陷阱都很简单,就像是小品中的脑筋急转弯一样,需要叶森开动脑筋发现其中的问题就能够避免吃亏上当。

    叶家的两位并没有完全的是利用各种手段欺骗叶森,更多的是通过设置问题让叶森进行选择答案,让叶森最终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吃亏,让叶森认识到即使自己每一步似乎都选对了,但是结果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爷爷和父亲的培养计划让叶森养成了在每件事情时,都会反复的思考事情的利弊,想想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再想一下如果自己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或者那样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经过冷静分析之后才做处选择。

    这样的生活,让叶森对于答案的选择有着敏感的洞察力,而这样的洞察力也别叶森带到了他编的程序之中,计算机的程序其实就是由一堆选择题和答案组成,在用户做出了选择之后,就会给出固定的答案。

    而黑客正是利用这些程序中那些选择题和答案之间的漏洞,完成入侵或者散播一些病毒木马,叶森那敏感的洞察力则能够在众多的程序找到可能的漏洞,使得叶森成为网络安全的专家。

    现在叶森看着自己面前的植物,心想好在自己还是很小心的只是输入了一点进行尝试,要是自己真的大大咧咧的就把自己的真气死命的往这株盆栽里面输送到话,那么这盆栽恐怕早就变成了一堆破烂了。

    可是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想告诉自己什么呢?

    难道父亲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自己些什么东西,顺便让自己背上毁坏了这个盆栽的黑锅么?

    现在放在叶森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就是听父亲的话,用这个盆栽来测试自己的修为,然后这盆栽十有八九会挂在自己的手里,到时自己肯定要被老妈训教一番,另一条路就是不听父亲的话,放盆栽一条生路,不去测试自己的修为,可是弄不清自己的修为怎么样,让自己觉得修炼的时候没有目标和动力,并且父亲要是问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叶森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父亲刚才拽文的那一段描述甲阳木气的话,父亲绝不会这么无的放矢的专门说这么一段话。

    回想刚才父亲说的关于甲阳木气的话,叶森发现自己的古文底子真的不怎么样,即使跟着自己家的爷爷和父亲学了很多年的道藏,也看了很多的古文,但是叶森还是悲哀的发现自己没有记清父亲刚才说的那句古文,也不知道那句古文到底是出自那里,叶森发现自己悲剧了。

    唯一记得的就是“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可是这句话意思好像跟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关系吧,叶森陷入了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