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更

      诚亲王接手内务府后, ‘活阎王’的名号逐渐在京城传开,经他‘宽大处理’过的这批人,要么沦为末等小官, 还家财尽失,要么失官失财,要么放弃被宽大处理, 愿意依照律令被斩首,毕竟实在是凑不起要还的银子。

  活阎王的第二把火不是抓人,而是归拢人,那些在此次处理中被降为末等小官的, 除了这一百人外贪污金额较大的, 对底下人动辄打骂且比较厉害的,都被统一划入新成立的改过司。

  官员加上小吏, 差不多有五百人,相当于整个内务府六分之一的人都在此了。

  改过司管辖两个皇庄,皇庄内并未分配农户,皇庄的职责也很简单——提供鸡鸭禽蛋, 既然内务府从前对外采买鸡蛋的价格都是半两银子一个,鸭蛋和鸡肉鸭肉也贵得离谱, 那之后就不必从外面采买了, 自给自足, 若是有多余的,还能对外卖出去, 卖鸡鸭蛋禽的银钱若是这些人还贪, 那贪就贪了, 狗改不了吃屎又能如何。

  骤然抽六分之一的人, 剩下的七司二院在进行精简的同时, 胤祉也对一些家族进行了调派。

  但凡族中有女子在后宫做主子的家族,不得参与内宫事务,差事也不能接触到和后宫有关的人和物,比如尚膳监,尚膳监的职责是负责采捕,主要以鱼类为主,这些被捕捞的食物精挑细选后会进入后宫的膳房,这些家族便不能参与其中。

  这些家族的人只能被放在外面,要么去管理皇庄、经营铺子,要么就是去跟商人打交道,再不然就是负责运送,不止不能和后宫有联系,就连畅春园、热河行宫、玉泉山这些地方都不能待。

  这哪里是简单的人员调动,而是已经动了这几个家族的根基。

  德妃再怎么爱惜她同万岁爷之间的情分,听闻此事也坐不住了,这等同于是在斩断她的臂膀,固然她在宫中的人手不止是本族人,可一旦族人被驱逐出去,在内务府失了势,以前依附于乌雅氏一族的那些人又怎么会一直听话。

  当着万岁爷的面儿,德妃声泪俱下:“臣妾家中世代都在内务府办差,阿玛也向来以为皇家办差为荣,臣妾蒙万岁爷怜惜,才有了今日,有了这几个孩子,可未曾想到……臣妾会连累族人,连累阿玛,若是诚亲王非要如此,还准许万岁爷将臣妾一家除族,免得连累族人,一切后果由臣妾嫡亲的亲人来承受。”

  康熙刚从章佳氏那里过来,已经被哭过一通了,万琉哈氏那里他也去安抚过了,老三每次办差都是顾头不顾尾,还得他这个做阿玛的帮着收尾。

  之所以把德妃放到最后,也是因为他同德妃的情分不一般,德妃这些年在宫中谨小慎微,虽居高位但却一直谨守本分,再加上几个孩子,尤其是老四和十四,他不得不顾及几个孩子的体面。

  老三办这些事之前已经请示过他了,如今也没有宫妃在他面前掉几滴眼泪,他便让老三白忙活的道理。

  康熙熟练的安抚起德妃:“老三也是为了顾全大局才有此决定,乌雅氏有你这个德妃,有老四和十四,莫说是被指派到皇庄上去,就算是闲赋在家,这京城又有几人敢瞧不起……”

  正是因为和德妃的情分不一般,又要顾及几个孩子的体面,康熙非但留在永和宫里用了晚膳,还留宿了一宿,这是自打十四生下来以后,便从来没有过的事儿。

  德妃在知道万岁爷要留宿后,终于是死了心,不再为族人求情,万岁爷连补偿都给了,又怎么会阻拦诚亲王下手。

  有皇阿玛在后面兜底,胤祉收拾内务府就更顺手了,紧跟着就上马了监督小组,还让老五对外招收了一批小吏,虽然只有二十人,但这是内务府第一次对包衣以外的人招收小吏,谁让人手不够用呢。

  为了说服皇阿玛拿到这二十人的名额,胤祉跑了三次乾清宫,也不知道是不是把皇阿玛惹烦了,所以才答应下来的。

  内务府一天一个样,上半年还在轰轰烈烈的抓人,下半年便在发奖金了,诚亲王不愧是有名的钱耙子,如今光是京城内务府便有九个铺子,有对外出售鸡鸭蛋禽的,有蔬菜铺子,有鱼铺,都是宫里挑剩下的才拿出来卖,如果说头几个铺子还算正常,那后面几个铺子就太不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