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四章 静候

    “是的,也只能这样了。”

曾志国在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如果能让他选择和决定,他当然不会选择与黄得功在战场上见个高下,不过事到如今,一切也说不得了。

在场的人都在脸上露出了无奈的模样,不管怎么说,当年的江北四镇和京营、文武操江、左营,南明的军事力量在纸面上足过百万,实际可用的军镇却只是这么几个,高杰和刘良佐等人就不必说了,军纪荡然,当初在江北时祸害百姓不轻,不要说抢劫了,军队绑票的事也干了不少。高杰部下的李成栋总兵所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杀人绑票,强jiānyín掠,真是无恶不作。降了清兵之后,江阴屠城,嘉定屠城,李成栋都是打头的急先锋。至于左营,军纪就更差了,还是在崇祯年间左营就没有军纪可言,反正上面没军饷,左营就索性自己抢,等到了弘光年间虽然有了军饷,不过抢劫的毛病却是改不了了。一旦抢开了头,再改也确实是难了。

四镇一年拿六十万银子,米粮也是相应数字,南明七成以上的财力都用在京营和四镇、左营身上,所得者,却是土崩瓦解,应风而降。而且军纪败坏,惨害百姓,过兵处比遇到土匪还要凄惨的多,何腾蛟在湖南纵兵抢劫,苦害湘人,结果清兵来而明军溃败,湘人不顾民族之防,竟是支持清兵而仇视明军,后来李定国重新攻入湖南,仍然得不到百姓支持,这就是当年军纪败坏的恶果。

黄镇在四镇之中,军纪最佳,虽然也不免得有些违纪所在,比如曾大将军当初就是在黄帅手下专司抢劫绑票的行家里手,不过比起其余军镇来,黄得功所部不仅很有战斗力,而且比较听从指挥,在驻军之处的军纪也算是好得了。

况且,黄镇之中也有不少辽东,天雄军中的普通士兵九成以上是淮泗子弟,不过,高级的军官中却有不少是当年辽东镇的子弟,这么一来,却是有点香火之情了。

曾志国在张云龙这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吕承志外,天雄军中来自辽东镇的便是张云龙与李天柱等人,既然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阻碍可言,全军上下也就算是一心对敌了。

这等心思,也算是驭下之道中的一种,曾志国已经给足了辽东旧人面子,张云龙等人也是心知肚明,当下张云龙略一躬身,接话道:“大义当前,乡党旧情算得什么。末将所部,必会戮力向前,杀敌报国。”

曾志国笑道:“都是报国,都是为了君上,谁对谁错?现在谁明白?”

张云龙心中一凛,曾志国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思,不过这等心思不要说宣诸于口,就是在脑海里想上一想,自己都觉得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不料想,就在自己这中军大帐之中,这等隐藏在心底最隐秘的心思,却是被曾帅一语道破。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当下他显的极为茫然,先是下意识的答了一句:“是啊。”然后便是醒悟过来,当即虽然是寒冬腊月,却只觉得浑身一阵燥热,额头已经是有冷汗沁出,看一看曾志国的脸色,当即恨不得就要夺门而逃。

好在他很快镇定下来,两眼看着曾志国,又道:“不过大帅之心,可昭日月。”

曾志国笑道:“哦,我却不知道我是什么心,你倒是说来听听?”

张云龙苦笑道:“此人近皆知也。大帅有太祖之志,说出来,不过是四个字耳。”他顿了一顿,接着又道:“驱逐鞑虏!”

“哈哈,云龙可谓知我。”曾志国这一次倒是真的笑的很开心。不管怎么样,张云龙现在所说的可是发自内心的真话,不论如何,说的也并不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