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产能

    B1300区,这里是诺亚方舟周边距离最近的铁矿区。郑阳文乘搭着苍鹰一号到达了这片区域之后,利用生命探测仪对对方圆一百米内进行一个查看,一旦发现了体型超过一米之高的生物,都立即利用激光武器给消灭掉,没有半年犹豫。

    现如今的郑阳文早已不像之前那般懦弱了,显得更为理性的他,会优先考虑好诺亚文明的生死存亡,对于那些具有威胁性的生物,郑阳文只能在内心默念一声抱歉,然后将其一一消灭。

    这不存在谁对谁错,只要是生物,为了生存就必定会努力去消灭一些可能存在的威胁。郑阳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他也很是麻利地完成了。

    清除掉那些具有威胁的生物之后,郑阳文停落在矿区的位置,利用一些设备挖掘了一小片地方,对挖出来的矿石进行各方面的测试,确定好这里的含量和开采难度后才放心下来。很是幸运,这片地区勉强符合郑阳文的要求。

    矿区是有了,不过开采和运输是另外一方面,这个中间需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和工作。但这也是之后一段长的时间里面需要考虑的,郑阳文目前只要确定好前后的计划后,便无需多考虑什么。他利用一些开采设备在矿区挖掘出一个洞穴,存放一些东西之后便回到诺亚方舟了。

    探查好矿区之后,他又立马寻觅好煤矿同样,做好前期准备,一点点地在两个矿区那里建造一些设备。

    开采矿石并不需要郑阳文亲自去动手,因为在诺亚方舟的3D打印机里面存在有采矿机器的构造程序,郑阳文只需要准备好足够的原料之后,便能够把这些采矿机器设备给制造出来。

    这个构造程序是在诺亚方舟离开地球之前,地球文明便进行全方面的录入好的,除了采矿之外,处理其它方面的机器人也有非常多,不过都是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需要有充足的原料。

    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诺亚方舟在降落后十天内确定好周边安全性,然后就立即开采各方面的矿石原料,准备好充足的原料去进行机器设备的打印,从而制造更多的机器设备去开采矿石。这也是因为诺亚方舟内无法存放太多物品的原因,所以绝大部分的设备和仪器都是需要到达目的地后才能制造出来。

    不过意外的发生导致了这个流程紊乱了,知道普尔历第三年才进行开采,这的确有些过于缓慢了。但如果要不是诺亚方舟内的核聚变反应堆出现问题了,郑阳文和天书其实也不愿意让郑阳文独自一人去构建工业基础。

    不过幸运的是,郑阳文并非只有他一个人的力量,在他身后,存储着地球70亿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及诺克拉文明对他们的帮助,郑阳文要构建工业基础,不断可以先利用天书进行分析,在构建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什么关键性的零件,他也能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来。

    普尔历3年4月15日,郑阳文前往铁矿区进行铁矿的开采。由于现在还没有采矿的机器设备,所以全部的开采都需要他自己动手,利用相应的设备慢慢挖掘。然后再利用苍鹰一号运载回去,由于苍鹰一号表面覆盖着太阳能面板,所以不需要担心耗费太多的能源。

    除了铁矿,郑阳文也需要去挖掘煤矿,而且铜矿、铝矿等金属矿物他也需要进行寻找和开采。开采到一些原料之后,他还需要先学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便学便实验,主要的方面还是如何进行金属冶炼。

    郑阳文的实验室也不是在诺亚方舟内了,而是架在诺亚方舟外的一处平坦区域,在这片荒野之中留下文明的痕迹,所说郑阳文的金属冶炼手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粗糙,但经过慢慢的实验和学习,郑阳文也一点点地实现了他的目标。

    对于郑阳文来说,他只需要尽可能地将那些矿石冶炼成纯度极高的金属,至于之后如何利用这些金属去制造物品,交给3D打印机就可以了。

    诺亚方舟内的3D打印技术和地球原本的那个技术方向相差不大,但从体型方面来说减少了很多,一些技术要求和材料要求也更低一些。这是因为有人工智能诺亚的功劳,也正是有它的帮忙,才能能够给诺亚方舟配置出这样短小却极其精悍的设备。

    郑阳文利用比较原始的手段去冶炼金属,第一次冶炼出来的金属纯度肯定不高,所以还不符合3D打印的要求。所以他只能利用这些纯度比较低的金属出锻造一些冶炼的高温炉,一步步完善自己的冶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