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章 打仗与踢球


    从明朝的角度看,在辽东局势靡烂、形势窘迫,内无能臣辅弼,外无猛将靖边的情况下,用太监监军,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事实上,太监监军后,辽军军纪为之一振,战斗力得到提高,辽东的战局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不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力量依然薄弱,但是防守得到了加强,不久之后发生的宁锦大捷,不能说与此无关。

    不过宁锦大捷要在一年以后才发生,我们以后再说,现在的事情是,牌己经码好了,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出牌?

    这是负责关外的前敌总指挥袁崇焕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解决。

    打仗就像踢球,既要搞好防守,又要搞好进攻。

    技高一畴的一方重点搞好进攻,技不如人的一方只要放弃进攻,玩命防守,保证城门不失也不是难事。

    但如果技不如人,又要开展进攻,事情就很难办了。

    袁教练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难题。

    后金技高一筹,以3:0领先,无意再扩大比分,只想维持到终场。

    明朝在防守上站稳了脚跟,后方不再是大漏勺,但是临门一脚的能力就象是中国足球,仍旧十分疲软,在比方落后的情况下,又不能死守,必须进球,将比分扳平。

    擅长的防守用不上,进攻又缺乏能力,搞不好还要失球,明军处于一种既不能攻,又不能守的尴尬境地。

    喜欢揽权的袁教练也为自己揽了一个难题,下一步他该如何出牌呢?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打破了僵局。

    后金的门将被亮了红牌——努尔哈赤死了。

    这个让明朝发抖,给明朝带来许多痛苦和失败的人离去了,明朝再也用不着害怕他了,明人肯定会弹冠相庆,不过他们也用不着高光得太早。

    对方的门将被亮了红牌,并不意味着明朝就可以进球了,临门一脚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也不敢冒然发动进攻。

    但努尔哈赤的死为袁崇焕打和平牌提供了一个契机。

    在敌人最脆弱的时候,袁崇焕没有向敌人投掷刀剑,而是伸出了橄榄枝。

    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他派出使者,凭吊努尔哈赤,并贺新君即位,从此开始了有争议的和谈事业。

    他是辽东有事以来,第一个与后金和谈的明朝官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