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憧憬

    来了,亲爱的陛下!

    在如血的残阳下,贤妃带着襄王与王猛跪拜在娴淑宫门口,迎接着这位尊贵的客人。

    皇帝从辇上走了下来,在贵妃的搀扶下,带着益王跟一个公公走上了台阶,扶起了贤妃。

    贤妃老了,强拉起欢颜,妆容清淡,岁月留痕,春韵全无。

    皇帝两眼温润,愧疚千层,岁月不饶人,饶人不岁月。在贤妃与贵妃的搀扶下,皇帝坐上了那张不高不矮的榻椅,乐看着眼前的每一个人,心带欢笑,身受病痛。将眼光往前一扫,看到襄王跟其他人都还跪在地上,不禁心苦起来,我真老了,赶忙说道:“隆儿,你们都起来吧!”

    襄王一听,站了起来,忙向大家一招手,其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皇帝见众人起身,欢言道:“你们也坐吧。”

    贤妃、贵妃分坐在皇帝左右,服侍着他进些茶水。

    皇帝喝下两口茶,对着站在一边的襄王道:“隆儿,那个孩子带来了吗?”

    襄王道:“父王,带来了。”说完就将王猛唤了过来。

    王猛走到皇帝跟前,膝盖刚想弯下,皇帝欢喜的从椅榻上站了起来,使尽全力将他扶住,温言道:“不用了,叫你来,不是看你跪的。”

    王猛抬起头,一张干瘦的脸呈现在自己眼前,那里还有半点师傅所说的伟岸英姿,十足一个病恹恹的老头,就连笑容也带着苦味。

    王猛双掌合拳,俯身低头道:“草民王猛,拜见陛下,陛下龙体金安。”

    皇帝听后,苦苦一笑,坐回椅榻,温言道:“好,坐下说话。”

    王猛一听,立马在陛下的椅榻前随地坐了下来,襄王没来得及拿来凳子。

    众人一见,乐了个满怀。站在皇帝身边的董公公微笑道:“陛下,你看这孩子。”

    皇帝见之,脸露喜色,温言道:“好,随地而坐,随地而安。”

    王猛看着陛下高兴,于是跪拜在地,心诚意恳道:“陛下,草民有一事相求,望陛下允肯。”

    皇帝一惊,见面就有所求,这还了得,看在故人的面子上,还是温言道:“起来说话。”

    王猛叩拜在地,一动不动,慢声道:“陛下,汉水边上有一草根书生,与一姑娘相恋八年,但因门不当户不对,只能隔水相望,苦苦相熬。愿望陛下颁一道旨意,成全那一对苦命鸳鸯。”

    站在边旁的公公一听,怒声道:“大胆,这种小事还得皇帝颁旨,你让君威何在?”

    襄王见状,赶忙走了过来,跪了下去,伏拜在地道:“父王息怒,他不谙世事,望父王原谅他这一回。”

    皇帝道:“都起来吧。”襄王一听,站起身来。

    谁知王猛再次伏拜,声音放大了点,词清字晰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您总-理天下事,您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天下万民过得安康快乐,事事顺心如意。您将手一挥,一对苦命鸳鸯立刻就能逃离苦海,将是何等的慈爱。天下人感受到的是您无处不在的仁爱,只会为自己拥有您这样的天子而倍感庆幸,更加尊崇和拥戴您。”

    皇帝听过,静了一下,小声道:“除了颁旨,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王猛伏地道:“陛下,书生出身寒门,小姐出身豪族。世人都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好的是门当户对,要真有其他的好办法,他们何苦要在时光中苦熬。望陛下可怜那一对苦命的鸳鸯,成全这一段难得的姻缘吧!”

    公公道:“这样的话,你不是让陛下走在世俗礼教的对立面了吗?”

    王猛道:“陛下,你是天子,代天训话,谁又敢说个不呢!那些人看重的是利益跟脸面,要是您的旨意一到,那些人虽然输了些许利益,但脸面却是荣光万丈啊!”

    皇帝道:“这样能行吗?”

    王猛道:“陛下,能行的。商人利益第一,士族脸面第一。”

    贵妃道:“为什么要整的这么复杂啊?把人偷走,生米煮成熟饭,不就行了吗?”

    王猛道:“娘娘,不行啊。那书生经纶满腹,是个难得的人才,总不能让他为了一生所爱,而将几十年的勤学苦读与满腔抱负付之东流吧!要是那样的话,那个姑娘会痛苦一生的。最初打动姑娘的,是书生的锦绣才华与远大抱负,渐渐地爱上了他的全部,如果一棵树连根都没有了,枝叶又能茂盛几时啊。”

    皇帝道:“是啊,连爱的本源都没有了,那还能叫爱吗!”

    王猛久久伏拜在地,就等着皇帝的同情与怜悯,真是上天待他不薄,陛下终于有此一言,差点挤出泪来。

    皇帝想了想,终于小开尊口道:“明天我写好了,差人送到襄王府吧,你先起来。”

    王猛一听,就往地上拜了三拜,欢喜道:“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就就站起身来,站到贤妃娘娘的后边。

    皇帝看着王猛那张好似熟悉的面孔,温声道:“那对苦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王猛道:“陛下,那书生叫刘文心,字雕龙,那姑娘叫徐璐,小名慧锦。”

    贵妃一听,微笑道:“那你呢?”

    王猛道:“回娘娘的话,小民王猛,字草根。”

    正在此时,一个侍女走到贤妃的身边,府着身子,小声道:“娘娘,饭菜已备好了。”

    贤妃一听,对着陛下道:“陛下,要不先用膳吧?饭菜都准备好了。”

    皇帝一听,温言道:“好!”在公公跟贵妃的扶持下,向着右手边的饭厅走去。

    刚等父王母妃走后,襄王走到王猛身边,生气道:“你怎么这么鲁莽,还好陛下没有怪罪。”

    王猛向襄王笑了笑,温言道:“大哥,此诏一出,你就跟荆襄的北部挂上勾了。”

    益王走近身来,小声道:“此话怎讲?”

    王猛看着襄王跟益王那两双迷糊的眼神,微笑道:“大哥,你看,这些豪门望族为什么不倒,是因为他们环环相扣在一起,想牵一环,就得动他们全身。这次带着陛下诏书去撮合此事,那刘文心定会到大哥的麾下施展才华,那徐家为了自家女婿好,定会鼎力相助。一回生,二回熟,只要秉承仁德正义,慢慢的就能在襄阳这一块站稳脚跟。”

    襄王一听,欢言道:“你需要多少银两?”

    王猛道:“萧叔说其他求亲者彩礼一万两,我们就给一千吧。”

    益王听过,有些不解道:“别人一万两,你给个一千两,这能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