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端午龙舟,还在心头

    端午龙舟,还在心头

    文/三峡刘星

    扯一片三峡云,这每一片云

    都会感染朝辞白帝彩云间的风流

    屈原的离恨别骚

    包裹成端午节的粽子,

    香喷喷的含在三峡儿女的秀口

    这是不久前三峡刘星写《轻轻一吐:就是川江号子》中的片段。其中就有对屈原的感受总是和许多人,许多事,许多过去的时光的记忆。而这记忆往往和端午节、龙舟、诗人、联系起来。不能说我熟读了几首屈原的诗篇,能够透过《离骚》的字句吟哦社稷的倾覆,家国的兴衰,希望和失望的交织……

    我只记忆这条江畔走出了诗人屈原,而屈原之后,更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接踵而至。于是喜欢这个节日、喜欢江水、喜欢在波浪中搏击,喜欢那浪花般的诗句也就成为自然。三峡刘星久居三峡,每年的春夏到秋冬总喜欢到长江里去游泳,尽管水性一般,可是,对江水喜爱的程度也许超过我最喜欢的围棋。投身浪花的拥抱中,那是在白帝城下的码头边;也曾亲吻香溪的清波,更在范仲淹的岳阳楼前烟波浩渺了一会……

    闲话少说,没有了文化的内涵,诗歌的旋律不再歌唱。祭奠屈原,操桨龙舟,包裹粽子,阖家欢乐,已经渐离渐远……屈原的龙舟已经漂流到远方,祭祀的灵魂已经泯灭。我们围坐在湖边的草地上烧烤。烧烤着甜蜜的日子,烧烤着名牌衣裳,烧烤着贪婪的欲望。苟叶包裹的粽子没有新鲜的口感,况且没有人再愿意包裹。新鲜的树叶没有法国香水那样芳香,没有像华贵的法国女郎般那样的勾引欲望。

    如果你在江畔朗读下面的诗句,别人不笑你是无知就算对得起你了,不然你就是十足的大傻瓜。我沉思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们在高声议论着:“上是权,下为欲。左是名,右是利。老兄,你在何苦?”我高调吟诵,“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们说:“冠带华服,香水美人,宝马奔驰,皮尔卡丹。这就是生活。”

    在花开鸟语的日子,陈年的往事记忆心头。曾经如白色的花朵,为什么单单如此的苍白,稚嫩只能怯生生的张望。蓝天白云,红色的杜鹃,灿烂得羞红了脸,微微的风走来,又过去。看着如此醉意,血红的记忆总是和秭归鸟联系起来。据说是为了给旁听杜鹃的哭泣和呼告:

    哥!不如归去

    哥!不如归去

    秭归的杜鹃是对屈屈原哥哥的召唤,在满山杜鹃泣血的早晨,龙舟终于在三峡的激流中逆流而上。屈原!你看见过么?放逐的香囊,随诗人走远……

    在我故乡的一个山脊上,有一块暴露的青石坂,上面的青痕恰似一个大写的W字。当我第一次接触他,我的心神为之一震,但被快乐的童年所忽视;当我若干年之后,再次审四视他时,心灵却为之惭愧。这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我是谁?我是谁呢?孔仲尼问河之流水,河水轻轻絮语: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是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壮志未酬,早生华发?他执著着他的追求,哪怕流水消失,梦断列国!何况于我辈?叫什么名字,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你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但对于追逐功名利碌之徒来说有姓名之名,到自我之姓;从名姓到名帖,从名帖到名片,再冠之以头衔称谓,唯恐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头来,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屈原并没有从贵胄之名姓中博取理想的现实,到是一曲《离骚》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名垂千古。

    中国是诗的国度,当然有这样的节日,这就是端午节,这才无愧于屈原的诗情才华。我坐在网络的末端,眺望液晶显示屏风,莽莽原野在鼠标的游离之间,终于锁定南方。在南方的一条偏僻的小水沟里,这个被叫做汨罗江江畔,形吟诗人屈原憔悴着。他惆怅地叹息着,他的诗人的锐利的眼睛洞穿黑暗,洞穿楚国堂皇的宫殿,那里是他的的故乡——荆楚大地……这是后来的诗人和画家描摹意yín的想象。

    端午,在这个诗人的节日,我思考着这个诗的国度,这个五月五的节日是诗人的忌日?还是吉日!“五月五日是诗人的忌日,绝不是今人的吉日。”网友如是说。

    说到祭日,敬爱的人过世,叫溘然长逝,对应的是见阎王、回老家的的说法更是大快人心。和尚可以坐化而圆寂乃至涅磐,道士们则羽化而登仙。唯有香消玉殒、红颜薄命让世俗男子汉耿耿于怀。只有弃世而自尽者,因为没能寿终正寝,最是让活着的世人、俗人、生煎、热炒、烹调之。

    生命,我们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它就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不赋予它意义,那么它就没有意义。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最后还是以自杀的方式留下一个“端午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古老的话题,相信有生命而没有觉悟的动植物不会为此伤脑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曰,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是屈原,他选择了江。

    屈大夫有香车宝马,华服冠带,香草鸣佩,潇洒仪表,他是贵族,尽管在流浪,但是,他还是贵族的身份。没有这个地位,他连被谗言的机会也没有,连《离骚》,《天问》,《九歌》都没有发表的地方。他衣食无忧,在无虑的生活中,他追求的境界不是世俗的物欲,而是虚无缥缈的精神诉求。他主持着祭祀,这神秘的祭天的活动,他知道这是虚伪的,他还是乐意这样做:戴着面具,点燃香草,跳着怪异的舞蹈。他天真的叩问苍天,苍天默默无言,他匍匐大地,用脚步丈量,用车辙圈地,更重要的是他用了整个的身体,这臭皮囊已经没有可以眷恋的东西。

    他投身江水中了,他的故乡的龙舟于是开始了寻觅,寻觅在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的瀚海。所以。端午成为节日之后,粽子,龙舟成为了最原始意义的祭奠和招魂仪式。我的眼前就是这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