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第64章

    “妈,不要为那种人生气,气坏了身体我怎么办我忘了跟你说,我拿走了他的小金库。”笑着将前两年前往御珑湾拿走林明勇藏在池子里的保险箱的事情说了。“这辈子他想拼搏事业,可比上辈子少了不少资本了。”

    哪怕是上辈子,林明勇其实也没有混得多成功,末世第十年,才是个后勤处小领导,为了往上爬,舍去女儿和儿媳妇,还盯上她这个毁容的女儿,可见他已经走到瓶颈,无法再升了。这辈子少了那些黄金珠宝,林明勇也许连后勤处小领导都混不上了。

    乔诵芝觉得解气,又觉得奇怪“他老婆怎么会坐视不管,让他怎么对她的女儿”

    “我那时候没有见过于曼淑,打听他家的消息的时候,别人跟我说他是个鳏夫。”

    乔诵芝愣了一下,想起那个看着温柔却眼含锋芒的女强人,于曼淑当时摸着肚子,说她怀孕了,因身体原因不能打胎。

    “只能委屈你了。”于曼淑歉意又怜悯地看她,说着所谓道歉的话,眼神却居高临下。

    她摇摇头“不管他们家的事情,只要不惹到我们头上来,谁愿意搭理他们”

    乔青青抱住她妈,笑着说“不搭理他们,我们过自己的日子。”

    乔青青一家在秋叶村的日子逐渐安稳下来,她也凭着自己的医术,在村民中有了些许名声。当地缺医少药,叶山上肯定有医生,可普通人不经允许是不能上山的,山脚下就有兵带着枪守卫呢。外来的避难者里,也不是没有医生,但愿意救人的没有药,有药的喊出高价,天灾都几年了,药是用一颗少一颗,也许哪天自己或者亲人病了,救命的药就缺那么一颗呢

    因此,秋叶村里虽然聚居了越来越多的避难者,但人们生病时只能硬挨过去。

    乔青青手头有药,听说还有人参,这就是明晃晃的光环啊,更多村民愿意来找她看病。但乔青青也不是每一次都会开药,开药时拿出来的也是碾碎的药粉或者泡开的药水,她的说法是储备有限,这个大家也相信。乔医生一家只有一辆三轮车驼行李,听说人是走路来的,身上能带多少东西啊能有一点药粉就很好了,他们这几年生些小病都是熬过去的,身体那个什么,抵抗力增强太多了,如果再吃一点药粉加快一些痊愈速度,那也不错了。

    乔青青诊治得最多的就是中暑,因此将藿香正气水用水稀释,一大瓶三两天就能卖出去。

    酬金类别也十分丰富,大方些的有一把米,普通的酬金就是一捆柴火、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或者是一个搪瓷杯,她还收到过一把竹编椅子,那是上回她帮一个崴脚的小孩正骨后收到的报酬。

    外来避难者那边听到消息,过来打听能不能卖人参给他,乔青青卖了一盒出去,要求用黄金结算,那人也爽快地应了。

    后来也偶尔有这种非看病,纯粹的生意,甚至还有人来问,有没有某哥。

    “”乔青青虽然的确囤了很多东西,但这种东西还真的没有囤。

    那人有些失望,不过最后还是买了一份西洋参回去。

    乔青青也没有多卖,卖过三回就说没有存货了,别人出再高价,甚至说可以给她一辆车她都没有松口。

    “真的没有了,不然的话我家住帐篷,家里就一辆三轮摩托车,我哪里不愿意要一辆suv是真的没有了,唉”

    几次下来,就没有人来找她买东西了,乔青青安心地做“乔医生”,在为村里人看病的过程中磨炼医术。

    秋叶村的孕妇还不少,好婆说自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常请乔青青一起协同接生。她说话也直接“大家没事做,可不就在家里造孩子嘛,其实阿芳的运气已经算好了,至少她的孩子活下来了,这两年我经手的有三个是大人连同孩子全没了,唉村长都说了,这年头生孩子遭罪,让村里人悠着点,可人家夫妻夜里在家里干啥,外人也管不着啊。今天这家啊,之前大暴雨的时候就生过一个了,去年一个,那一个生的时候就够呛了,结果你看,今年又一个真是不想活了。”

    乔青青配合了好婆几次,顺道也学了些接生的知识。好婆也乐意教她“这是一门好手艺啊,是我外婆教我妈,我妈教我的,以前大家都是这么生孩子的,后来大家日子好起来了,政府也不让人在家里生孩子,我这手艺就荒废了,哪里想到我都七十岁的人了,还得重新做接生婆。你年轻,是个医生,学接生多好啊。”

    邵盛安既为妻子的事业开展顺利而高兴,又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方向而烦心。他思考着,村里肯定没有修理电路或者电器维修的需要,可是叶山上有啊。

    叶山上有太阳发电机,夜里叶山上总亮着灯,既然山上有电,需要电力启动的设备肯定开启着,而设备只要一开,就需要维护。他听青青说过,叶山有兵工厂,不知道哪个地方还有煤矿,他猜测着有兵工厂也许还会有铁矿,总之,叶山上应该有工作机会。

    于是趁着叶山上的军卡下来派送物资的时候,邵盛安去打听“你们招收电工吗”

    军哥打量他“你是电气工程师吗”

    “我不是,不过我会一些常规的电路维修,布线排线,更高深的内容我可以学。”

    “之前山上有招收过一些专业人才,现在暂时不缺,你可以先登记,到时候需要的话会通知你来面试。”

    邵盛安很高兴“好的。”他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籍贯,学历以及住址。

    村里的五口深水井很快挖掘完成。水如今是最珍贵的生活资源,叶山上为此留下了五个人看守,领头的吴班长还跟叶村长商量,让他做好打水安排,不要让村民一窝蜂地涌过来,也不能让某个人某个团体霸占深水井,让其他人打不到。

    “这个,我倒是可以尽力安排,现在有水了大家高兴还来不及,不会捣乱的。”叶村长有些无奈,“不过非秋叶村村民的人,我就管不了了,这得你们来管。”

    吴村长点头“我大概统计过人数,外来人口比你们村里人的两倍这样,秋叶村的人分三口井,外来避难者分两口井,你看可以接受吗”

    叶村长欣然接受。这世道不好,虽然外来避难者过来后占据了本村人的生存资源,但只要叶山上的领导能维护他们村里人的利益,双方还是能和平相处的。

    外来避难者那边,吴班长制定了打水表,太阳升起时深水井关闭,太阳落山后以及升起前才是打水时间,每户一天只能打一次水,大人小孩老人都是一天两升水。至于打水顺序,吴班长也做了安排,抽签规划打水时段。

    叶村长这边也出了打水表,打水规格是吴班长指定的,他只能安排村民的打水时段。抽签后,乔青青家被划分在凌晨三点到四点这个时间段去打水。

    “我们分两批去吧。”邵盛安说,“我带妈妈们先去打水,青青,你带爸和大哥去。”

    乔青青对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时间到后邵盛安他们三人先提桶出发,三点半才回来,提着半桶水。

    “那里有接水器,是用两升饮料瓶做的,井水先抽上来到桶里,再用饮料瓶量水,一人量一瓶,我们三个人就是三瓶,多一点都不行。”邵盛安解释,“这样挺好的,吴班长就在那里守着,队伍很有秩序,不用吵架不用争抢。”

    “那我们也赶紧去吧”邵父说。

    开放深水井后,秋叶村的气氛明显变得欢快很多。

    虽然一个人一天只有两升水,限时限量供应,但在高温之后,这已经是极为奢侈的享受了要知道叶山上分发的水物资里,一天才一瓶350毫升的水,煮饭水不够煮出来的饭特别硬后能剩下两口来喝就不错了,高温中每天都大汗淋漓,缺水缺得喉咙冒烟,恨不得把流出来的汗都舔回去。

    大家都喜气洋洋,宛如过年。

    乔青青家不缺水,她储存的自来水足够他们一家吃喝最少十五年,雨季那段时间里,她又储存了大量雨水用以生活。从深水井里打来的水,乔青青烧好后拿来做解暑药,还没有加入干金银花进去熬煮之前,她先尝了一口。

    “不好喝吗”见她皱眉,邵盛安问。

    “有一点苦涩。”乔青青说,“没事,熬煮金银花后就吃不出来了,我再加一点点冰糖吧。”

    金银花她没有加很多,只放了一撮,最后放了一块老冰糖。

    熬煮了一个多小时,金银花都被熬成透明的絮。放凉成常温后,乔青青装了一壶,让邵盛安拿去给吴班长他们送“带个碗。”

    邵盛安笑着点头“那我带大哥一起去。”

    一个小时后邵盛安他们回来了,水壶全空。

    “吴班长一开始不肯喝,我劝了好一会儿,他们也太累了,在那里站岗一动不动的。”

    “太阳就要起来了,到时候把深水井一锁,他们就可以歇一歇了。”

    “对了,我还遇见了村长和他儿子长天,金银花水有多的,我都给他们喝了。”

    乔青青就笑“那挺好的,就是没遇上村长我也想给他家送一点。”